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穿越民国之烽火远征》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69章 组建突击队[第1页/共3页]

宋鸿飞将迫击炮加强给前沿营,由营长直接批示,以加强一线步兵的火力,轰击日军滩头阵地。又以团属步兵炮切确对准日军的浮桥猛轰,给日军来个上屋抽梯,让其没法持续投入后续兵力进犯。

101联队第4中队长荻野大尉悍勇非常地站出来批示部下强突,被我军一阵机枪枪弹射中头部当场毙命。

右翼101联队在我军布设的雷区和铁丝网停滞前久攻不下,但主攻的2个大队兵士踩着火伴尸身仍在不竭爆破突击。

宋鸿飞顿感压力山大,纵使他再如何自大,也自知一旦被日军站稳脚根,一旦日军的大口径重炮火力重新规复,他一个团加两个营的兵力,不管如何也没法对抗一个旅团两个联队的日军。

两边炮兵随即展开攻防战。

这些防备办法获得了很好的防炮结果,但宋鸿飞很清楚,战役打的是综合国力,两边重火力相差太大,日军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坦克、重炮,动不动就来个炮火覆盖,我军吴淞南岸的阵地都是粗陋的土木工事,经不起连日持续的重炮轰击。

步兵班的防备纵深超越百米,营的纵深超越一千五百米。由远到近,由前沿到纵深,构成多层次的火力网。

而战车军队则果断以水网地带分歧适战车行动为由,回绝再派战车前来作战。

面对日军的火力上风,教诲总队集思广益采纳了各种应对体例。

伊东政喜苦思冥想了好半天,先让作战参谋连夜会同配属的独立野炮联队和几个独立山炮大队清查了一下家底,发明大口径炮弹告罄,但中小口径炮弹还是有的,兵站部弥补起来也便利些,这总算给愁眉苦脸的他带来一些安抚了。

宋鸿飞告急调配团属步兵炮和迫击炮火力,对着电话大喊命令:“打阵前150米的滩头,援助前沿一营二营!”

直到午后时分,日军在强渡进犯几次却一头突入南岸的雷区以后,右翼的149联队2大队终究在南岸摸索出合适的地段,随后强渡突击,在滩头敏捷展开,架设机枪、掷弹筒建立防地。其战术目标很较着,抢占滩头集结兵力,稳扎稳打,强攻冲破。

而101师团完整贯彻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略,仿佛就是筹算要和你渐渐拼耗损,只不过它是要以步步压进的精准火力,不竭耗损你的兵力。

他不晓得的是,松井石根给炮兵军队下了号令,要求必须包管炮击的精准性,不能无谓耗损炮弹,以是现在日军炮兵都认当真真地对准了打,不再像前两天那样尽管打得爽不爽,不管准不准。

修建了各种掩体,鉴戒哨,散兵坑,机枪巢,支撑点,主堡,子堡,暗堡群,埋没火力点,迫击炮位,防炮洞,埋没部,再以交通壕相连,有前提的全数顶部覆盖。

日军的反击也极其狠恶,101旅团长佐藤正三郎亲身督战,集结了更多的75山炮和野炮,对我军阵地停止更加精准狠恶的轰击,命令不吝统统代价也要扯开缺口。

我军临时稳住了防地。

我军炸毁,日军抢修,几次拉锯。

要了飞机后又要坦克,要了坦克又要求兵站部给火线运送一些75毫米山野炮的炮弹来。

他只感到吴淞江冲破口已经不是唾手可得的肥肉了,而像是将一个硬骨头塞入了本身嘴里,咽不下去又吐不得,即便勉强吞下,恐怕受伤最深的还是本身的喉咙。

宋鸿飞也明白,教诲总队能够频频击退日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处是水网地带,河汊水沟纵横交叉,是机器化军队天然的停滞,火炮、战车、装甲车辆等重型设备难以行动,日军打击及迂回的线路受限,在矫捷与火力方面的上风大减。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