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自请就藩[第1页/共2页]
他用拇指和食指拈住薄薄的信纸捻了捻,如有所思地望着火线睿王的背影――睿王比他还高一点,约莫多出三指并列的高度,他明天没有穿那件褴褛溜丢的道袍,也没有把头发梳成风趣的高髻,而是带着一顶乌纱嵌金丝的翼善冠。单从表面看来,百里佶身形颀长、举止萧洒,特别眉宇间那抹淡淡的忧悒之色,显出一种成熟男人特有的魅力。
------题外话------
“她说甚么?”杨小康忍不住问,一面将双手缩进袖子里,以粉饰捏紧的拳头。
现在朝中尽人皆知杨无端与睿王私交甚笃,睿王毕竟身份高贵,即便旧党也不敢一点面子不给,以是百里佶使了点小钱,狱吏和狱卒便答应他派部下替他看望杨无端。当然,这所谓的部下恰是乔装改扮的杨小康。
睿王斜瞥他一眼,见他脸上蒸出一层晕红,说不清是气愤还是冲动,愈显得表层的皮肤半透明普通的白。贰心头畅亮,晓得杨小康是体贴则乱,刑部大牢里不是没有他的人,如果杨无端真过得如此不堪,他早就收到动静。
“拜见王爷。”那狱卒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路,杨小康定了定神,转眸看向火线。长长的台阶底下,睿王披着一件杏黄袍,负动手正抬首望过来。
前面跪着的皇亲国戚纷繁起家,行动虽不敷齐截,但胜在神采庄严,横七竖八地纵横摆列,一溜溜杏黄袍倒也划一。
睿王没有起家!
反观本身,杨小康固然自以为已经长成,但对比百里佶,他还是有一种少年对成年男性的异化着恋慕和妒忌的不明出处的忿忿不平感。
睿王回回身,笑道:“算她有知己,这回倒没忘了我。”
两人前后脚踏出刑部,守在门外的睿王侍从一拥而上,隔断了外人的视野。
“如何样?”
八月十三,将近中秋团聚佳节,京察告一段落,由京察引发的几段公案仍然沸沸扬扬的尚未消停,京中却又爆出大消息――睿王百里佶上表自请就藩!
那司礼官眼尖,这一堆杏黄袍的人体树林里,他偏是一眼瞅见那截矮树桩。
杨小康拉拢披风,将头脸遮得严实,躬腰缩背后跟着狱卒走出刑部大牢。
杨小康晓得他在问甚么,心头又是揪了一下,狠狠地咬了咬下唇,道:“我们得尽快把她救出来。”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这出戏终究唱至*。天子陛下还是例在宫中设了家宴,至于前朝的国宴,归正他不肯上朝已经有日子了,大臣们本身筹议着就办了,一点没劳烦他白叟家。
杨小康立即接过来,抖了抖信纸,张大眼睛看定了纸上四个大字:自请就藩。
“梧州这一年,杨无端进益很多。”百里佶笑着摇了点头,将信纸直接递还给他。“此招一出,汾王非走不成。”
旧党个人失声,偶尔有人零散地指责睿王不顾大局胡搅蛮缠,却也说不出甚么道道来。本来嘛,人家依的是国法:端朝皇子封王今后必须前去藩地困守,建国百余年来,独一的例外便是老睿王百里颉。就以老睿王的德望,当年也没少因为这个被旧党攻讧。现在继任的睿王要求就藩,不是正合众意,你们凭甚么拦着?
百里佶不但没有起家,反而对着大殿正中挂着的端朝历代天子肖像重重地又磕了个头,朗声道:“臣不忠不孝,无颜谨见列祖列宗,求陛下定罪!”
他极天然地伸手来接,杨小康低垂眼睫,看着他光滑刻薄的掌心,指甲修剪得比杨无端的手更经心,指缝里一丝污渍都没有。哪怕睿王再如何不修面貌,细节部分还是出售了他养尊处优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