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第 101 章[第2页/共3页]
宝钗笑着说:“国公府里人丁原比我们家更简朴一些,家里几房下人都还不错,有个别挑剌的被我打压了几次,我带的那几房陪房也垂垂能主事了,这些倒都罢了。”王氏这才放下心来,又问宝钗:“半子那边打发人送了手札返来没有?”
王氏听后,便拉着她的手说道:“你也太诚恳了,半子那边必然军务繁忙,不得常给你写信返来,你也该体贴些,得了闲儿多办理些衣裳吃食送畴昔,也好叫半子晓得娶了媳妇家里有人惦记他才是。”宝钗红着脸点头,又承诺王氏归去常给顾耘写手札畴昔。
那薛蟠清楚笑的见牙不见眼的,偏又用心想假装一副严厉样儿,那要笑又强忍着的模样儿宝钗见了暗笑不已,薛蟠说道:“本日辰时三刻生的,都还算顺利,你嫂子也没吃甚么苦头,现在已歇下了,等会子醒了陪她说说话去。”
气候垂垂回暖,宝钗自一个月前回了薛家,便再未曾出门,每日只学着如何理家,这些日里,丫头们已寻出了春日穿的衣衫鞋补袜出来,又赶着将夏季的袄儿晒好收厢。
那薛蟠得意了儿子,便不时端着一副老子的架子,府里高低见了都暗笑不已,此时王氏亦笑着对宝钗说道:“这些个男人,成日家也不知那里来的余暇儿,想出了这些鬼事理来,莫非必然要人家父子情分都沦丧才是正理?蟠哥儿出世时,老爷也不肯等闲抱一回,我说了他几句,也总拿些贤人事理来压我,我经常私心想着,未这贤人也是这么过来的,只是究竟也从未曾见过贤人,不知贤人是如何学的端方,只是我想了,如果我家今后也跟圣上家一样,我是受不得的。”
王氏这才罢了,又与她提及一桩事;“前几日,有一名刘姥姥竟带着本来荣府凤哥儿的姐儿巧儿来了。”宝钗只要一听,便猜想必然是那三进荣国府的刘姥姥,她用心问道:“哪个刘姥姥,怎的巧姐儿会与她一处。”
那薛蟠嘴里念叨了两遍,宝钗便抱着小哥儿笑道:“侦哥儿听到没,老太爷给你取了名字了,你的名字叫薛侦。”宝钗逗弄了一会子,因小哥儿要吃奶,王氏便打发婆子好生送到韩氏院里去,宝钗见她几次叮咛,完整一副有孙万事足的模样,难怪先世听到一个笑话,说是有了孙子谁还理儿子呀。
宝钗坐了半日,想起贾家之事,便对王氏:“贾家离京之时,我差人悄悄送了一包银子一包药材畴昔,也不知现下他们日子过的如何了?”王氏听后一惊,拉着宝钗的手说道:“我夙来晓得你这孩子心软,只是也不该如何鲁莽才是,你这么一个年青媳妇白白送一包银子畴昔,叫半子晓得了,岂不会多心了?你想帮他们家,也只该打发人返来奉告我才是,我到底还是比你自在一些。”
薛蟠一听,脸上臊得通红,瞪着宝钗说道:“小时候的谋生,还替它做甚么!”宝钗见他害臊了,便打住话题,又问道:“妈妈呢,但是在你那院里看哥儿?”薛蟠说道:“因老爷要看哥儿,才刚差婆子抱到上房去了。”
宝钗听后冷静不语,只因她自穿超出来,除了保住薛家以后,没有才气救济其他诸钗,这实在是她心头一桩憾事,自晓得贾家即将离京后,她心知贾家被抄,现在已是一贫如洗,恐怕回南边去了他们今后糊口艰巨,又因王氏对贾家成见颇深,是以担忧奉告了王氏,她不肯布施贾家,这才擅自换了可靠的家人送了贾家一包银子,那银子虽未几,只是俭省些也能过起充足日子,只望着宝玉跟黛玉能终立室属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