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第3页/共3页]
卓琏摸了摸她毛茸茸的脑袋,并没有把这话当真。
桓母天不亮就起来了,总不能早早就将人唤醒,这才叮咛一声,把厨房的东西归拢好后,便催促儿媳去安息。
等跟李蜜斯熟稔起来,那位年青义气的女人便将本身写的话本拿给她看,说这东西是在大不列颠读书时写的。那会儿她们并不了解,故事里竟然有个与卓琏同名同姓的副角,还真是应了那句无巧不成书的话。
卓琏的爹娘死在战乱中,跟mm一起被卓家收养,厥后又嫁给卓家少爷冲喜,研习酿酒,打理酒坊,等她摔死在枯井中时,在阿谁天下已经没有了任何牵挂。
见次子坐在原处,动也不动,桓母眼神里带着一丝迷惑,问,“慎儿为何不吃?这猪杂粥比福叔熬得都好,米都快熔化了,猪杂的口感却尤其鲜嫩……”
卓琏对桓母既是佩服又是尊敬,态度可谓亲热,与先前冷待桓慎的模样全然分歧。她先将热气腾腾的粥水推到中年妇人面前,敞亮的杏眸弯起,又从木柜中重新取了瓷勺,的确殷勤极了。
福叔是桓家的厨子,技术高深极了,传闻祖上曾经出过御厨,在本地名誉颇大。不过因为酒坊只要桓母一人,要制曲、投料、发酵、取酒、加热,白日福叔就去酒坊中干活,夜里还得回家照顾年老的父母,实在是忙不过来,已经有好几年都没下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