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 32 章[第3页/共4页]
他也不等老于返来,走向挂着“失盗”二字的登记棚前,对里头坐着的书办说道:“我是从福州过来,往梅州拜访一名旧友的。本日路过武平县,在县北告状房巷外闻声唱《白毛仙姑传》的,不觉被那曲声吸引,停下谛听。待她唱完了再归去看我家的车子,却见车里的东西叫人翻过,少了几匹绸缎!”
黄巡按现在筹算假装贩绸缎的外埠贩子, 若要上堂告状还得给宋县令下跪,天然不能亲告。田师爷也是个有才学的生员, 又在御史身边当了几年得力幕友, 受人崇敬,也不肯向县官折腰。最后筹议着由一个布政使司快手老于假装管事, 拿着田师爷现写的状书到衙门报案。
他嘴角含笑,目光掠过黄御史一行时在每人脸上都停顿了一下,神采暖和,并不给人冲犯感。看了一眼票据,又抬眼朝黄大人笑了笑:“先生公然是有功名在身,我看得不错。请先生谅解弊县吏员失礼,他们也是这些日子忙过了头,又赶上一些罪人不甘伏罪……”
宋时微微点头,不再多说,一目十行地扫完了票据,叮咛方书吏:“这失盗案子不比别事,晚一时便能够追不回赃物了,不能迟延。你把这清单抄了入档,我爹那边另有十来个案子待鞠问,这案子既有不清楚之处,不好下拘票,还是我先带人去告状房看看――那边关着王家几个要犯,我怕是他家的人用心在那边做案,闹得那边乱起来,才便利他们与犯人通信。”
作为世人公开群情的中间,宋时却只能单独享用着看破统统的孤单――
黄大人和田师爷们则背后里感慨了几句武平县衙法度森严,又觉着宋时真是个仁慈体贴的好门生,不教他们读书人尴尬。难怪都说武平县宋令善于欢迎下属、旅客,从他儿子身上便可看出,是真的尊还礼待士人哪。
又如这车里有几件小而值钱的铜香炉等物,那贼单取了绸缎而不取香炉,有些不好解释。再就是那香炉虽没点香,内里却有烧好的乌黑冬灰,倾倒后有冬灰洒在垫子上,若如他们说的从告状房到这里,那灰毫不会只洒在这么小小一片……
老于色彩不异,收回状纸,点头谢道:“多谢老哥指导,却不知那边代写状纸的要多少钱?我好归去筹办。”
跟着这几小我出来,那书办和差役们就像见着主心骨似的,脸上不觉浮出放松的笑意,朝门里喊道:“不是告状人打斗,宋舍人,是有外村夫假作失盗告状,不知背后有甚么诡计,小的们正欲拿下他们!”
黄大人看着宋时朝他们走来,一抬手便安抚住了几欲脱手的世人,缓缓问道:“这位先生便是报失的人?我看他文质彬彬,定是读书君子,怎会用心乞假状?他们本是外村夫,又丢了东西,内心焦急,一时记错说错也是常有的,方书办不必过于严峻。你把票据给我看看。”
他摇了点头,决定把这外埠商户的身份换成探友时颠末武平的外埠生员,亲身报案,看看宋县令堂上如何审案。
那衙役还在身后干脆:“别叫那写状纸的酸儒白坑了你,我看他那篇状子也就值十五文,他要你多少?尽管归去寻他,报我陈阿大的名字,将他多收的钱讨还返来!”
他叮咛人立即备车,四周书吏、差役、保镳都围上来劝他防备那些外埠人,重视安然;又警戒幽怨地看着黄巡按,仿佛把他们当作了利诱小舍人的男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