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 30 章[第1页/共4页]
如此一起而来,走得倒比传诏的天使还慢些。直到王家人已挤得县狱都要容不下,武平县里写来告状和怒骂县令的文章也能装满一匣了,黄巡按的车驾才终究慢悠悠地晃到了汀州。
“……任其子侵资私用, 而官仓十库九空, 乃至粮储全无, 大灾后竟有力施济哀鸿, 仅知哀告下属以求施助。”
差役们在城西林家抓捕“反贼”时,黄御史却在一片原属王家、现在被清出来作官田的水田旁、土路边,听了一段特别的诸宫调。
世人听了他的话,心才放到肚子里。
这回他从府城颠末而未召知府拜见,直接乘着马车去往武平县北,原属于王家的庄子。
“可要给仙姑修一座庙?”
几位才子名流与巡按御史黄大人念着武平新寄来的、本县文人控告宋令残暴的文章,一个个咨嗟慨叹,请黄大人早日往至武平县惩办苛吏。
“如果说那些小子刚才叫的舍人公子,那是我们县宋太爷的公子,是个神仙孺子般的人物!前几月大水,都托赖他领着人荡舟来救了这一乡百姓,他父亲宋大人还借了谷米、耕具给庄户们,四周几里的百姓才得活命!王家便是这些地步本来的仆人了,一家高低都不是好人,多占地步,还不交税,传闻皇上都为他们闹得娶不起儿妇!”
世人在院里筹议着从城里绕路堵他,却不料黄御史带来的差役都是布按二使那边借调的精英,林家来人风风火火地闯进庄子时,便已轰动了这班差役。庄子上又没甚么周到安插,做班头的领着妙手悄悄潜到屋后偷听,正撞上林三太爷要他们反对大人。
乡绅们还想跟他同业,路上也好再吹吹风。可黄巡按怕他们被本地人认出来,反坏了他的查访大计,便一力回绝,硬逼着他们分道,本身乘那一辆车往城北而行。
黄巡按按捺心中狼籍动机,又问:“这白毛仙姑的故事又是如何来的,本来本地就有这传说么?”
几位老爷、老太爷传闻,也要气破胸脯。但他们原就在家中养尊处优,这些日子跟在巡按身边也跟着受了些府、州、县官员的虐待,自夸有胸怀气度,不能像后辈们那样不沉稳。林三太爷又喝了两口微凉的茶水定神,抬眼看向儿子,压抑着语声中的火急道:“按院大人在城北,正往王家本来的庄上去,你们谨慎反对,盯紧了路,别叫大人看出蹊跷。”
他们这么自我安抚着,缓缓而行。因巡按的车驾显眼,不好就这么进城,车队就绕往城西,悄悄在林家的庄上停歇。这趟领头的林家三老太爷安排人筹办上等房直接待差役,本身却顾不得喝水就把庄头唤来,问他县里有甚么动静没有。
世人便都说他是想多了。
这些年喂的银子都白喂了,那些衙役竟不赶着凑趣喂饱了他们多少年的油滑乡宦的家人,一个个倒都装起为民做主了!
他们这些差役是做仪仗来的,不敷以对抗这么个大师族,须借外兵。那武平县令有罪待查,不能告诉他们巡按到临之事,以免坏了大人的安排。幸亏城西南二十五里外就有千户所城,他们手里有大人的帖子,待会儿分拨几人,一批去城北告诉大人,一批到千户所请他们派兵护持。
他说的官话本地人听不懂,还是一个福州来的衙役连说带比,勉强给他翻译了畴昔。
他们这一趟在外驰驱了月余,日日担惊受怕,辛苦也是真辛苦,放下心后就从速叫人送热水沐浴,里里外外换上新衣,然后聚在林三太爷房里喝茶说话。
可惜那男人将手中竹板拍了拍,朝世人摇点头道:“这一回《白毛仙姑传》只唱到这里,前面的待我过两天进城再学来吧。幸亏曲虽未终,我们都已见了喜儿被宋舍人所救,再不消怕她叫王家的毒母恶子和喽啰们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