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穿到古代当名士》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23|第 23 章[第2页/共4页]

宋时右手背后,昂首望向远方,神采深沉: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桓凌在旁忍着笑意看他,替他得救道:“朝廷不准给官员建生祠,你们虽是一片美意,真建起来却要扳连宋大报酬难了。若真故意回报大人,今后勤力耕织,定时纳赋税就是了。”

田土清丈刚开个头,便已查出四百余两积欠,将他家田亩都清整结束后又该差多少?再加上隐户呢?那些人都是民户,但是要课盐税、酒醋茶税、分摊土贡,轮班退役的。

他重重端起茶盏,盏里的水溅了一地,溅得王家家主神采发青。但是宋县令神采比他更丢脸,全然不怕获咎士绅,冷声叮咛道:“礼单原样偿还,请王先生归去吧!”

王家从他这里碰了壁,今后必定会四周哀告,拉其他隐田隐户的乡绅大户、交好的官吏,共同对抗他们父子。他们先算好这笔帐,将来他们敢登门,就把这侵害国度、百姓好处的实际数据拍到对方脸上,打醒帮着他们对抗官府的人。

福建这处所的民风就是好读书。

围着他的农户、民壮都啧啧称叹,感激上天给武平县送来了宋大人这般好父母,另有宋公子这么个神仙似的公子。

桓凌打动得几次背后里暗谢,谢他当年跟本身住时没用上这类药。

今后看五百年,他真是站在了好多巨人的肩膀上啊。

宋大人听着他说话,腮边肌肉不由微微颤抖,扯扯唇角,暴露一个冷冰冰的笑容:“王先生所言甚是有理。不过,衙役们在城外清丈田亩之事是奉了本官谕令而为,此事也在本官职责分内,王先生莫不是要教本官如何为官了?”

就有王家庄户、家人远远盯着他们,他都只当看不见,测量地盘量得更加详确。每量到一处,还叫民壮帮百姓抬走地里被水冲来的木石,清出溪、沼、湿地中的淤泥。

固然也好诉讼、好打斗,但这些缺点都讳饰不了文风盛的长处。哪怕再穷的人家,挤出几个钱来也要送孩子到社学读几本蒙训、杂字,好送到城里当伴计。

他转成分开,临走时忍不住重重甩袖。宋时眯了眯眼,等他走后,叫两个衙役捧着拜帖,一队民壮挑着他带来的厚礼一道送回王家——要送得大张旗鼓,让人晓得他们宋家家声廉洁,不受贿赂。

她身边的庄户也拥戴道:“小的家里也供了舍人的长生牌位,不过在家供着香火淡薄,就不如干脆盖个庙……”

可惜这期间牛顿还没生出来,没人晓得这格言警句,他只能在内心念一下过过瘾,然后对着那些老农谦善地说:“这是我随家父在广西任上时听本地老农说的。家父做这一县父母,要把百姓当作亲生后代来护持,我做儿子的秉父志,天然也要研讨些与百姓有效的东西。”

他固然穿戴浅显墨客的衣服,却有几分官员才有的严肃气度,跟宋时这位亲民的小舍人分歧,说出话来就叫人下认识顺从。

他现在的科研程度还配不出来化学消毒剂,只能拼集着教人用生石灰消毒。幸亏福建这边地盘偏酸性,掺点石灰反而能调度酸碱度,使氮磷钾有效性增大。

远的不说,本年夏季要修河工,就要征发一批夫子。这些庄户在王家庇护下躲过了,就有别人要多服劳役顶上。

看那王乡绅的模样,清楚就是记恨了他儿子——哪怕他真劝得儿子不再清隐田,那些人也不会感激,必然藏恨于胸,将来得了机遇还要抨击。他堂堂百里侯,莫非还能怕了治下几个刁民,为他们损了朝廷的好处,坏了儿子的闲事?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