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章[第3页/共3页]
无尘微微一怔,旋即答道:“舍人有命,何敢不从?只恐小僧作得不好,有辱清听。”他不但是会作诗,文思乃至相称敏捷,略加思忖便口占四句:“天淡云疏草色真,绕街舁佛起轻尘。相逢中道何必问,共是龙华会上人。”
不过这未婚妻是他恩师桓先生的女儿,桓先生与师母早逝,师妹就是他的任务,他必然要承担起来的。
宋时脸上却没多少对劲、热切的神采,只淡淡一笑,点头应道:“既是文兄力荐,我定然要去见地见地那座古刹。”
但接了这些事情,就得面对无穷无尽的赞扬和要求。他整天忙着联络旅店、交通、地接社,底子拿不出整段的时候设想路程,只能拿动手机随想随记,放工时候脑筋都转着目标市场、出游意向、消耗行动之类。
只不晓得是要他上京迎娶,还是桓家送新娘来武平。
凌晨未交五鼓,圣果寺僧众便将佛像用鲜花彩帛装潢起来,由几名幼年精干的梵衲抬上香舆,缓缓绕街巷而行。其他僧众穿戴干净的僧衣紧随在后,一起沿街唱佛诞偈,挨户拍门化缘。
话音才落,近处的一名儒生便不耐烦地对一旁衙役说:“我们另有闲事,哪有工夫跟这群和尚胶葛。叫他们让开路,别碍着我们出行。”
几个儒生要赶和尚们分开,宋舍人却挥手止住他们,合掌答了一礼,那如有本色的目光转到无尘脸上,暖和地说:“我前两天听僧官提到龙华会,还想着四月初八要去庙里看看,倒没留意日子过得这么快,明天就是佛诞了。不过已经到这个时候,如何只见圣果寺一家的大师出来洗佛,别的寺庙不往县衙这边来么?”
随他同业的都是读书人,固然不必然能读出甚么来,倒都有颗附庸风雅的心,见这和尚竟能随口作诗,看他的眼神顿时跟刚才不一样了。
没人晓得,他实在是个后代来的穿越者,三观早二十年就在当代社会塑成了,对这类父母包办的婚姻并不感兴趣。别的,他穿到这个天下是从婴儿做起的,前后两世加在一起四十多岁,想到要娶一个实际春秋不满十七的未成年人,内心总有负罪感。
“不必了,”宋时待要回绝,目光扫过和尚那张人如其名,绝无尘俗气味的脸庞时,脑中蓦地灵光一闪,没说完的回绝就在舌尖上打了个弯,改口问道:“大师可会作诗么?鄙人一贯恋慕前朝坡仙携佛印大师共游的故事,大师若能作首偈子赠我,倒比念佛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