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20|销账[第2页/共3页]

武大眯着一双豆眼,一脸果断地说:“不赊,不给赊!说甚么也不赊了!”

又是一天炊饼日。武大服从潘小园的战略,抱着本身的新式帐本,一个个的赔笑着提示:“俺娘子说了,畴昔赊的炊饼钱,三天以内都得给讨返来,不然……不然她不给俺用饭,嘿嘿,嘿嘿。”

这话倒是潘小园授意的。武大生性怯懦,就算给他吃一副千年大蛇胆,他也拉不下这个脸,理直气壮地向别人索债。那么,不如把任务都推在他阿谁蛮不讲理的娘子身上――再连络武大一身的窝囊劲儿,还能赚赚路人的怜悯分。本来赊的账便未几,十文八文的,大师为了让武大不至于挨饿,多数就慷慨解囊,带了零钱的,都把账还上了,有多嘴的还打趣呢:“不给你用饭?哈哈,大郎,我看是不让你上床吧?哈哈哈……”

但照猫画虎,未免就有东施效颦。比方劈面的馄饨铺,本来那帐本上密密麻麻的满是欠账,老板忙于买卖,分不开身去讨,也是久受其苦。现在放出话来,三日内来清账的,一概免费送一碗馄饨。但馄饨铺不似炊饼摊,一个是堂食,一个是外卖。这来白吃馄饨的人一多,不免占了很多座头,把普通的主顾都挤得没处所坐了。布衣百姓又没甚么效力看法,在内里下馆子,更是要享足办事,一坐就是个把时候,翻桌率极低。如许一来,远了望去,馄饨铺门客列队,的确是买卖昌隆,但那馄饨铺老板的脸但是一天比一天苦,没到三天,就把清账送馄饨的活动打消了。那些闻讯而来的主顾,见没了免费馄饨,都很有微词,转而到武大那边买炊饼去了。

面粉之精粗,制法上有碾与磨的辨别,又有干湿之分。最初级的叫做鹅绒面,听名字便晓得有多么洁白细致,潘小园还没在阳谷县里见卖过,皇宫里阿谁书法家天子,约莫是顿顿吃这个的;次一等的是雪花面,是磨坊里制出,又起码过两遍筛的,比鹅绒面稍粗一些,当然没有雪花那么白,但起码杂质未几,吃起来不伤牙齿;再次等的,叫做茶合面,是所谓的“全麦”,碾坊里便可出品。成品泛着微微的茶色,只能用来做一些粗糙点心,但是在老百姓眼中,仍然是上层次的“白面”。至于百姓家里本身磨的面粉,质量整齐不齐,便谈不上品级之分了。

但这也是潘小园严厉叮咛过的。用免费赠送炊饼的体例,鼓励主顾主动销账,培养现金付账之风。武大再心疼,自家娘子的话金口玉言,也不敢当耳边风。

潘小园点点头。武大确切有些“负债还钱”的憬悟。但是这一次,她有别的主张。

有便宜不占是笨伯。一时候武大的炊饼摊前面门庭若市,连县里当值的衙役都忍不住开了个小差,抓一把零钱,溜出来,挤在人群里,讨了两个炊饼,恰好当午餐。

潘小园幽幽隧道:“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今后还随便让人赊账不?”

“娘子……你看,我们有钱了,那负债……方才银铺里姚二嫂看到我串钱,还……还问我这钱要干甚么用,还问欠他们的钱甚么时候还……”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