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句句不提他,句句都是他[第1页/共2页]
两相对视间,裴承允微微点头,先一步移开视野,回身给抓耳挠腮的裴承州讲起了功课。
“她没抵挡?”赵瑾拿起一支芙蓉红玉簪在头上比了一下,而后又满眼遗憾的放下。
她没再打搅苦心向学的两兄弟,而是坐在那边翻看了好久两人的书,对比了一番,然后就归去正院干闲事。
一番话听完,赵瑾嘴角一抽,昂首望天。
就是……这孩子的成绩仿佛有点不对等他那聪明的脑袋。
上书房每月都有考核,裴承允的成绩不能说差,但绝对好不到哪去,与优良更是毫不沾边。
好好一小白莲,本本分分做菟丝花不好么,非要作妖,这下好了,直接给你打回本相,赵瑾临时不会放裴承志出门——刚挨了打,他也没那本事爬出去,以是女主大抵要过一段时候苦日子了。
外人提起平阳侯府三公子,第一想到的是那张超卓的脸,再就是他还不错的分缘,除此以外再无其他,没人夸他聪慧,却也没人提他笨拙,可见他运营之胜利。
人的脾气多变,不能仅凭一点盖棺定论,除了叉烧儿子,她对其他的孩子都有这个耐烦去体味和窜改。
裴承允淡声解释:“才露人前,焉知几位皇子不会晤才心喜而招揽?踌躇不决只会获咎统统人,而若选定明主,其他几位莫不会暗恨打压?同窗如有嫉恨,是否会不计手腕谗谄针对?父亲的政敌又是否情愿他后继有人,平阳侯府更上一层?前路停滞重重,可获得的那点浮名与好处乃至不能相抵,或许有天纵奇才气周旋此中满胜而归,但儿子不敢赌,更不感觉现在的阅积年纪能够措置妥当、应对恰当,在最该练兵秣马减轻筹马的年纪,本就不该本末倒置,沉浸在一场看似风景无穷实则竹篮打水的好梦中。
赵瑾有些惊奇。
此人设放在那里都是要被竖大拇指的存在。
赵瑾神采轻松地起家换衣,晓得女主过得不好,她就放心了。
如果说叉烧儿子读书方向研讨学问,那三儿子就是方向研讨前人经历和实际,而他做的文章……嗯,家里书房摆着的是一份,太傅那边就是另一份了。
一个尚未入仕,才气不显的所谓满腹才调的大才子,当然能得当今青睐,可儿子信赖,当今更需求、也更看重一个材优干济,能做出实绩的得力臣下。”
新奇小孀妇不能穿红戴绿。
赵瑾反问他:“上书房位居天子之侧,若得当今青睐,不是少走很多弯路?”
那当初他看着裴承志名满都城东风对劲时,有禁止过,或者说提示过吗?
“锋芒毕露大家追捧天然是好,在旁人眼中,当今青睐相看,出息开阔,可细算之下,却弊大于利。”
固然惜夏说早晨就有动静传来,不过赵瑾不感觉女主值得她熬夜等,做完了本身的事,早早就睡了美容觉。
后者比之前者,较着低了不止一个层次。
当然赵瑾信赖明天女主的抵挡大抵是真的,毕竟她就只剩这一件拿得脱手的衣裳了,只是无法敌手太多太强大,女主还是得胜。
女主那一家子都不是善茬,有些人做暴虐事好歹会披上一层伪善的皮,可白家人就是实实在在的真小人了,而女主作为家里仅剩的“知己”,在白家村很有些好名声。
三儿子老阴阳人了。
用心藏拙?
她内心多少有了数,二儿子脑筋不笨,只是心机不在读书上,若肯下苦工夫,还是能做出成绩的,三儿子倒是很聪明,虽不比叉烧儿子的过目不忘之能,但胜在悟性极佳,脑筋也更活。
赵瑾对劲的点头。
翌日她容光抖擞的起家,才一边梳洗,一边听惜夏讲起了白瑶青的去处:“昨日白女人从宅子里分开后,因为身无分文,只能徒步走回京郊的家里,天气将暗时才到白家村,不过她家人仿佛也非良善之辈,逼问了她好久,见她实在没了银钱,骂了她几句,便将她身上的衣裳脱下拿去当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