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茶馆见闻[第1页/共2页]
倪氏闻言自是欢乐,口中却谦道:“他本就大了些,该由他担着的事儿他便需担着。只他到底没如何在外走动过,都是有老成的管事帮手,这才没闹出笑话儿来。”又转口去夸陈浚:“我瞧着浚哥儿更好,那里来的这般姣美的后生,又是那国子监的学子,倒瞧得我眼热。”
那蓬莱县虽不是甚么大处所,因临着海,贸易倒是非常发财,市道上亦繁华。李珩主仆两个自巷中出来,走不上几步便进了坊市,却见有很多店铺售卖各种海货,更有茶馆酒坊、衣铺油坊等等,一眼望去,倒也有几分气象。
若论边幅,陈浚的确是一干年青人里最为出挑的,又进了国子监就读,确切可谓出众,倪氏专拣了这两点来夸,可见不是平常而谈,是至心实意地替李氏欢乐。
那店伙便“唉”了一声,声音更加抬高了些,道:“吃不起也得硬着头皮吃啊,那家里不足钱的,便买上一斤糙米掺上五六斤的糜子,也能吃饱。那家里无钱的,就只好去那一等专卖陈米的铺子买陈米来吃,就这还不必然能买到呢,也不过捱日子罢了。”
察看了一会儿,李珩便招手叫来伴计,打赏了几个大钱,那伴计笑嘻嘻地谢了,李珩便笑道:“我这是初来蓬莱,都说你们这里风景特异,你且说说都有些甚么好去处,我到时候便去赏赏,也算不虚此行了。”
若说别的铺子还是时有客人帮衬,则这米铺便可谓无人问津,李珩一起走过大半个坊市,只瞧见两小我进米铺问价。
到得此处,便是女眷们的天下了,李珩带着男丁们去前头安设,倪氏与李氏谦让了几句,仍旧还是由倪氏这个主母做主,分拨了大家的院子,众仆人便忙着安设行李,直是一通繁忙,所幸李恭此前调派恰当,院子各处皆洒扫得一尘不染,倒是省了好些费事。
店铺虽多,但收支的客人却少;行人虽多,但穿着整齐、面色红润者亦少;而更成心机的是,在各种店铺当中最是门可罗雀者,只要一种铺面儿――米铺。
细论起来,这倪氏当年嫁进李家以后,李氏尚待字闺中,姑嫂二人颇处过一段光阴,脾味倒也相投,现在这几日朝夕相处,彼其间倒是更加靠近。
见话已入港,李珩天然顺着他的话往下说,便点头道“不知”,那店伙便道:“还不都是那些奸商坏了行市!这几年天时不好,那米价但是一向见涨,就没往下落过,现在更是比往年翻倍地贵,可爱这些奸商,不说卖米,反倒屯米,直把那米价弄得越来越高,平凡人那里吃得起?”
他形止超然,又不会说本地土话,外村夫的身份是讳饰不了的,干脆便直说了出来。
那店伙摆布望望,见并无人重视到他们,便悄悄接过花生,剥了几粒丢入口里,指着前头那新昌米店,抬高了声音道:“先生且瞧瞧,那铺子里一个客人都没有,先生道为何?”
“哦?那城里的百姓吃甚么?”李珩也将声音抬高了问道。
李珩心头一动,正待再往下问,蓦见那茶社外头闪过一个熟谙的身影,他立时止住了话头,向吕管事使了个眼色。
待清算安妥后,世人在房中喝茶叙话,李氏便向倪氏笑道:“我瞧着恭哥儿委实是好,这才多大的年事,竟比着那些大人还要老成,我们这一起走得这么顺,全都是恭哥儿安排安妥。”
世人下车以后,便由李恭在前带路,将世人引进垂花门中,那后宅里亦是满院的竹子,更有清奇特石垒就的一座大假山,非常新奇。
那茶社里只零零散散地坐着几个客人,店伙也有些无精打采地,并没无人重视到李珩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