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表兄表妹[第1页/共2页]
见他二人闹得欢娱,李惜便将手点着李恪,笑道:“二哥哥可得谨慎,才挨了罚没几日,想是又忘了,等归去我便奉告母亲去,让母亲罚你抄书。”
即使只要十六岁,可他的心智却远比同龄人成熟很多,连陈浚亦比不上。
约莫两刻以后,海钓活动终究结束,以陈浚与李恪双双白手而归,唯有李恭,竟钓上了一条约5、六斤重的黄花鱼,当日午间便入了馔,那厨娘技术颇佳,一味酱烧黄花鱼端上来,浓香四溢,那鱼肉白如蒜瓣,脆嫩鲜美,令世人大饱口服。
说来讲去仍旧是孩子话,世人又是大发一笑,唯有李恭,始终面色暖和,帮着弟弟将鱼杆牢固好,又拉牢了mm,倒是只看不说话。
李惜很听话地站了起来,李恭便将那锦垫朝背面挪了几步,道:“且在此处坐着,不成再往前了。”
提及来,李家人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便是边幅不出挑。
似是发觉到了陈滢的视野,李恭忽地看了过来,面上是他惯有的暖和笑容,和声道:“表妹,此处风大,站一站便归去罢。”
“大哥哥最好了,大哥哥是全天下最好的大哥哥。”见长兄松了口,李惜忙不迭地奉上马屁多少,面上笑得极甜。
也就在这个刹时,李恭已然转开视野,看着李惜温声道:“mm也快些归去吧,莫要着凉。”
李恭亲扶着李惜坐下了,又对李恪道:“二弟,你也别只顾着顽,看着小妹些儿,这船头地滑,莫要摔着了。”
李恪对这个大哥亦是非常尊敬,闻言忙道:“我免得的,我只得mm说话,不叫她过来。”又转头向立在前面的陈滢笑道:“表妹也一样,谨慎着些。”
李氏已经算是李家生得最好的了,却也只能算作端秀罢了,包含母舅李珩在内的李家人,就没有一个长得都雅的,陈滢亦是秉承了李氏的样貌多些,因此面貌平平,李恭亦是如此。
提及来,陈浚与李恭年事相称,理应更有共同说话才是,但是,李恪的豪放却明显更对陈浚的脾味,固然两小我差着年龄,但却好得跟亲兄弟似的。
海上行来非止一日,所幸天公作美,那几日皆是风轻云淡的好气候,正宜于海上飞行,待到达登州港时,倒是个阴天,乌压压的黑云积在天涯,风中已有了寒意,恰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李惜将脑袋一扭,“哼”了一声道:“谁奇怪那风车?现在我也大了,再不爱那些玩意儿了。二哥哥如果故意,倒不如将那泥捏的猴儿送我两只。”
那船老迈一面监督着船工下锚落岸,一面便笑着向李珩拱手道:“先活力运真好。我们看天用饭的人,最讲究个气运。先生这一起风平浪静的,现在到了岸才变了天,我瞧着这雨定不会小,只怕要下上好几日,再今后就该冷了,先生倒是刚好避过了这坏气候,这可不是好气运么?也叫我们跟着叨光。”
自那日起,海钓便成了牢固项目,陈浚等人乐此不疲,李珩偶然候亦会跟着一起在船头坐坐,一领蓑衣、一根长篙、一只渔篓,倒是颇得悠游山川之意韵。
听了这话,陈浚天然不平,趁李恪不备,抬起胳膊就夹住了他的脖子,特长指头凿着他的脑袋道:“在哥哥面前也敢作大?我看你是欠经验!”
便在她说话当儿,早有小丫环拿了只大大的弹墨绫山川锦垫来,李惜便就坐下了,一脸恳求地看着李恭。
这是一个很不简朴的少年。
陈滢的嘴角,风俗性地往某个角度拧了拧。
陈滢却不过她,只得点头应是。幸亏此时已近中午,想必海钓也不会保持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