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苏氏姨娘[第1页/共2页]
“……大夫人只将花嬷嬷家的独孙带过来走了一遭儿,那花嬷嬷便全招了,真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谁成想这外头看着正端庄经的人儿,里头竟藏着如许的坏心机。”罗妈妈坐在小杌子上,一脸愤然地说道。
此处乃是红香坞,李氏不在眼面前儿,罗妈妈说话才气如许毫无顾忌。
李氏本就生了一副小巧心肝,见此景象,便晓得许老夫人这是被她说动了,心下略安,上前低声道:“多谢老太太。”
太可惜了。
许老夫人闻言,心下便又叹了一声。
听了陈滢的话,罗妈妈倒是面色微滞,低声道:“女人恕罪,那刘宝善家的话说得不全,奴婢也不好问得太详细。”
柳氏以读书的机遇为钓饵,差遣苏姨娘出面,应当说,还是深得宅斗个精华的,若不是陈滢一举揪出了花在圃家的,这里头弯弯绕,从外头底子就查不清。
陈滢点了点头,面上还暴露了笑容来,说道:“这也不怪她。母亲本日才奉告我这事儿,我也吃了一惊。花嬷嬷乍然听闻我们一家三口要出门,且还是一去就好几年,想来更是惊奇。她是怕我们几个走了以后,她轮不着好差事,以是就想攀一攀四婶母这根高枝儿,留条后路。”
三房的苏姨娘?
陈滢请她坐在一张绣墩上,尽量将脸部神采调剂得天然些,说道:“妈妈快别夸我了,有话便请说来。”
许老夫人在房中静坐了一会儿,便提声唤来芙蓉,叮咛她去请许氏,又将刘宝善家的也唤了过来。
她的神情暗淡了下去,怔忡了一会儿后,方将案上手札拿了,向李氏招了招手:“罢了,这信我瞧过了,你且拿着罢。”
这般说来,除了对长房部下留以外,柳氏对其他两个房头儿可皆下了狠手。
刘宝善家的半垂着眼睛,又说道:“女人是个聪明的,想也能明白那苏姨娘的谨慎思,四太太许了她好处,说是能叫苏姨娘的兄弟进京读书。因四太太那边儿的亲家老太爷乃是翰林院编修,苏姨娘便被四太太说动了,便悄悄地给花嬷嬷家送了很多钱。”
下晌时,陈滢便在鸣风阁里收到了动静,那魇胜之事已经全数查清了,主使者恰是柳氏。
花在圃家的既然招出了柳氏,则事情的首尾便清楚了,刘宝善家的此时前来,想必是要就详细细节给二房一个交代。
陈滢坐在靠窗的案边,玩弄动手里的一方柳叶形玉笔觇,面上没甚么神采地问:“花嬷嬷是积大哥仆了,眼皮子可不浅,四婶母是如何说动她的?”
许老夫人微阖双眼,仿佛倦了,挥手道:“你且归去罢,容我再想想。”
罗妈妈应了个是,便从小杌子上站了起来,正要说话,寻真忽地挑帘走了出去,禀道:“女人,刘妈妈来了。”
那不是生下了陈浔的大功臣么?
陈滢与罗妈妈同时一怔,旋即罗妈妈便低声道:“怕是来报信儿的。”
见陈滢面露深思,刘宝善家的便叹了口气,续道:“本日跟罗妈妈透话儿的时候,奴婢还不晓得里头的详情,只晓得四太太是牵在里头的。后老太太将事情奉告了奴婢,奴婢才晓得,四太太本身实在并没出面儿,她是说动了苏姨娘出的手。”
陈滢现在最不但愿看到的,就是李氏抱病。
事情到了这一步,实在她已经并不体贴成果如何了,现在问及,也只是怕李氏过后提及。如果陈滢来个一问三不知,李氏恐怕又要焦急。
李氏晓得,这时候并不宜于多说多做,因而便恭敬地福了一礼,退了出去。
刘宝善家的闻言,便将神采正了正,说道:“回三女人的话,奴婢确切是替老太太带话儿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