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收奴[第2页/共3页]
赵老倌与其子赵无忌能入山渔猎,补助家用,但老婆长年多病,而身为耕户,租种耕地,除了佃租以外,还要承担极重的丁口役、徭役及诸多冗赋,日子过得不比其他佃农好上多少,长年是饥一顿饱一顿。
“……”韩谦摸了摸脑袋,说道,“孩儿这些天看到四城门外流民淤道,有很多妇人拖儿带女,甚是不幸,心想着要有能体贴人且勤奋的妇人情愿嫁给范锡程、赵阔他们为妻,他们的后代也一起并入家籍,这不但能令一部分饥民得以解困,使范锡程、赵阔他们老有所依,现在后父切身边有甚么事情调派,不至于会缺了人手……”
赵庭儿也未想彻夜就能留下来,没有带甚么行囊,低头跟着韩谦、晴云回韩府的大宅子。
“少主如此繁忙,我们还要给少主您添费事。”赵老倌不明白韩谦为何解释得这么详细,受宠若惊的说道。
当世豪强所具有的家兵,有些近似于世袭兵户制。
他在韩谦等人面前还是拘束得很,看到韩谦叮咛晴云将饭菜从食盒里一一取出摆开来,更是受宠若惊的讷然说道:
比如说韩道勋因功受赏二十兵户,这些兵马一旦成为他麾下的家兵,除非让渡出去,则毕生为韩家家兵,身故也要由其后辈代替,其妻女与奴婢附入韩氏家籍。
“赵庭儿见过老爷!”赵庭儿有些陌生的上前敛身见礼道,非常不肯定这么见礼,合分歧端方。
将山参送进城来,赵老倌还是被女儿催促多次才成行,想着完事以后就随便找个街巷角落熬一夜,等明天城门开启再回山庄,这时候那里敢想跟韩谦一起同席喝酒?
走过垂花厅就是韩谦与父亲韩道勋居住的正院中庭,四周廊庑环抱;在东配房与正屋之间的院子夹角,挖出一口七八步狭长的浅池,立了一方湖石,藤萝缠绕,浅池有十数尾锦鲤游动。
“都这么晚,父亲还在屋里写甚么?”韩谦不放心的诘问道。
赵老倌正踌躇着不晓得如何开口,韩谦主动提及,冲动得要跪下来谢恩。
“前些天进山挖到一支山参,却也长有好几十个年初,我家妮子说如许的东西应当献给少主,以谢少主的大恩,只但愿不会打搅到少主。”
贵贱无别,这能表现韩谦礼贤下士,但当世民风再开放,在公收场合也讲究一个男女坐分歧席、食分歧器。
“哦,为父到京中到差,一心想着别的事情,倒是忽视了这些,但想来是要替范锡程他们考虑考虑。”韩道勋点点头。
韩谦头大如麻,心想明天这么大的事情都没能将他父亲的重视力给吸引过来,反而促使他父亲的态度变得更加果断,猜想父亲有如许的设法应当由来已久,那这些设法一旦正式落纸成文,或许就是这栋宅子的大祸临头之日了。
韩府大宅也只要三进,在满朝中初级将臣当中,绝对不起眼,但作为韩道勋、韩谦的起居住处,清算得要远比河边的宅子精美,也远非当世布衣宅院能及。
这实际就直接限定了宅子里能利用的人手,而这些家兵一旦亡故,更会直接减少韩家所具有的兵户范围。
韩谦又想起父亲刚才所说的那番话,就担忧他父亲一时义愤,现在就将胸中所思所想写成奏书,找机遇递到文英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