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雨带来的忧虑[第1页/共3页]
郑长河笑道:“收家去了。要不我能返来?粮食还是最要紧的。青木也快家来了。咱把这地沟再掏深些。这雨要么不下,如果下了,怕是不小。这沟不掏深些把菜淹了可不是费事?”他刚才就见这娘俩在掏地沟。
一家人再也放心不下来,胡乱地吃了些饭,怀着忧愁上床睡觉,睡梦中也极不结壮。
郑长河、青木和杨氏走进屋,把锄头扔在屋檐下,让雨水不竭地冲刷上面的泥土。一家人相视而笑,很有劫后余生的感受。
菊huā遂也不忙家务了帮着杨氏用枷打小麦,完了又跟着不断地翻晒。当把晒好的麦子用簸箕搬回家,再用婴编的席子围在堂屋,这才长长的出了口气――好歹又收了点口粮返来了。
菊huā一边忙着,一边遗憾,青木在上学,要不然跟他一起去兜鱼虾多好。这个时候田沟里都能兜到鱼的,都是从河里和塘里漫水上来的时候,随水上来的。如果运气好,捡一条大鱼也不是不成能的。
杨氏望望天,说道:“挖吧。这老天也折腾咱两天了,今儿怕是要下了。这黄瓜、豇豆但是才搭的架子。唉!如果雨水多了,那这菜也是要受累的。可惜了,长得可好了。”
听着那一声接一声的炸雷,看着扯破天幕的闪电,郑长河哈哈大笑道:“下吧,恰好让咱在家好好地歇两天。菊huā,早晨咱烧点啥吃哩?”
成果拖了一两天,还没下。
廊檐下的鸡挤在一起,被雨水溅湿了身上的毛,成了“落汤鸡”不时地就有一只鸡浑身颤栗一下,甩得水珠四溅。它们瞧着这瓢泼大雨,也没有焦急,还落拓地“咕咕”轻叫一两声,大抵有廊檐遮雨,很让它们内心安宁吧。
但是老天爷涓滴不管人们的担忧,还在不断地下着,雨势忽大忽小,时不时地还来一阵瓢泼大雨。
菊huā见他们忙了起来,也吃紧地清算了碗筷,又叮咛了一句:“爹,你们也不要手忙脚乱的。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定放心神。如果一忙,把手割了或脚砍了,那不是添乱么?”
郑长河早就坐卧不安了,见这大雨涓滴没有停歇的模样,遂穿戴整齐,扛着锄头也出动了。他家本年但是种了很多的水稻哩。这第一年,辛辛苦苦地忙了一场,如果被水淹了,那不是要哭么!
郑长河道:“有啥事?还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你有啥事要爹做么?”
青木上学的村路上已经被水淹了好深,要高高地挽起裤脚才气趟畴昔。他晌午家来用饭时,说村里的阵势低一些,有些人家如果下水沟挖得不深的话,屋里都进水了哩。
在这大雨滂湃的日子里,一家人窝在屋里闲谈、吃喝,即使是茅草屋子,那份暖和缓安然感也是溢于言表的。比起露宿田野,比起无粮充饥,这家的感受是那么的较着和激烈。
菊huā见了他的模样,忍不住就笑了ˉ――忙完了,这会儿有闲心想吃的了。这两天她也帮手做事,饭也没好好做,都是熬些虾酱,炒点青菜就用饭的。
菊huā见那接天连地的雨水交叉成一片白,已经瞧不清远处的郊野和村落表面,院子〖中〗央的水赶不及似的往四周水沟里流淌。即使那水沟已经挖深了,一时候也包容不了这些纷繁赶来的大水,冒死地往院外涌去。那天上的雨水还在不断地倾泻着,仿佛要将憋了好几天的雨水倒下来。
菊huā这才提着篮子回家。
杨氏一边递稻草给郑长河,一边对菊huā道:“我都忘了这回事。这屋子太久了年年要换稻草的,想着要盖屋子,本年就没换。这如果一下起大雨,怕是屋里要漏雨哩。幸亏你爹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