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最好没有[第1页/共2页]
杨氏这边提及来就没个完,阿牛一边听着,一边放下背篓,劈起柴来。
“呦,大嫂,才吃完啊?”
瞧她这副模样,杨氏立马皱下眉来,她最是看不惯牛氏这一点,就仿佛她家吃的是好的,别人家吃的都是猪食儿似的。
提及来,老牛头暮年的遭受跟李来福差未几,他是家里的老迈,底下有几个弟妹。
“这娃子,真是越来越……”
牛氏全当没瞧见,她出门的晚,在家跟杨氏做了俩三年的姑嫂,深知杨氏的性子,那就是好摆谱,总感觉她是宗子长媳就高人一等!
说实在,学这技术他确切不在行,他就是个庄稼男人,有的就是把子力量,本来他是要去跟他四舅学烧瓦的,可他爹娘都不让,说学那玩意儿不攒钱,比不上雕葫芦。
牛家村的人大多以农耕为主,自个儿地里打的粮食够一家人嚼谷就行,很少有干劲儿蹦跶的。
杨氏瞅着阿牛没有说动就动,不满的催促了一句,阿牛木楞楞的应了一声,放下碗出了堂屋。
以是老牛头才到镇子上去扛麻袋,赶上了李来福,他们起先晓得他俩就住隔壁村,且家里的环境差未几,心下自是靠近些。
一个矮壮的婆子说着便进了她家院子,走到杨氏跟前,俩眼儿直往杨氏手上瞧,估摸着是想瞧出他们晚晌吃了些啥。
阿牛去给丑橘还钱,倒没杨氏揣摩的那么长远,只是想给丑橘妹子还罢了,不过他娘说着,他也只是“嗯嗯”俩声。
牛氏瞧着内心啧啧的,她嫂子真舍得,一个屋子里就点了俩盏灯,那得费多少油啊。
牛氏不等杨氏说话,转过甚去看阿牛,“阿牛,你听到没,可又相中的女人,有的话从速跟姑说。”最好是没有!
阿牛他们家算是例外,家里小子多,却没有一个在地里刨食的,包含老牛头。
杨氏还念叨着,等他这些木葫芦让有钱的主儿舀去了,那她就到镇子上最大的布铺扯上几尺新布,做一身新衣裳好好展扬展扬。
杨氏没多想,顺口说了,“还没哩,你这做姑母的不得帮着过过眼。”
杨氏嘀咕着,低头瞧见桌上的碗,想起阿牛说的,来福家的丑橘在村口摆了茶水摊,仿佛买卖不错。
姑嫂俩在灶里洗了半个时候的碗,摁说就这俩个碗也费不了多少工夫,只不过这姑嫂俩全都唠了嗑了。
见自家老迈这么听话,杨氏非常对劲,给阿牛夹菜,让他多吃些。
牛氏内心嚼谷了几句,嘴上还是顺着杨氏的话把阿牛好一顿夸,夸得杨氏笑开了花。
牛氏等的就是她这句,“哎哟哎哟,我的老嫂子,你就放心好了,阿牛这事儿我一向操心着哩,要不我今儿就不来了。”
“嗯,他姑来了,屋里坐呗。”
本来堂屋里有一盏灯哩,阿牛窝在一旁,自个儿使着一盏,他这会儿在赶工,想着多雕几个葫芦赶镇子去。
前头丑橘加了一章,前面有些连不起来,重写,不美意义,请妹子多多支撑(@^人^@)
等她俩到堂屋里来,杨氏神采没那么丢脸了,她端着灶里的油灯,姑嫂俩又坐到屋子里头唠去了。
说着牛氏看看杨氏,漫不经心肠问道,“哎,大嫂啊,你给咱阿牛说亲了没,哪家闺女那么有福分进咱牛家的门啊?”
阿牛在堂屋听到说话声,探出头来叫了牛氏一声大姑,牛氏笑么呵的瞧着阿牛,开朗的应了一声儿。
阿牛这会儿固然背对着她俩,但就着灯光,牛氏已然看到他红透的耳根,不是说害臊了,还是……
晚晌娘俩随便弄了点吃的,家里人少最是好乱来,杨氏问他咋去了那么久,阿牛便照实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