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重生・续姻缘》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1章 外戚[第1页/共4页]

“好!好!”徐阁老连声道好,右手击掌拍在手炉上,“老朽的孙子比儿子有出息!那依你之见,早就成竹在胸的今上该如何措置由他一手搀扶的曹大将军?”

一眼扫见乔姑姑迈步出去,德妃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腰杆,打断瑞香道:“净是胡说,你的嘴巴说的不累,我这耳朵都听累了。去端一晚燕窝粥过来才是端庄。”

目睹得周氏和顺解语且待前面的孩子嘘寒问暖体贴备至,老安庆侯很快走出了丧妻之痛,也放心肠把后代们交给周氏。待到冯轸出世,周氏站稳了脚根,更加的面甜心苦,好活着子冯辕早搬去了前院,后院另有太夫人坐镇。

周氏待冯轲比亲生的还娇纵宠嬖,好吃好喝好玩供应着不说,还长年累月地在前面给他擦屁股。

阿谁时候,冯氏急坏了。故意想请皇上赐门好亲,又怕强扭的瓜不甜,人家女人带着怨气进门会培养一对怨侣。可别攀亲不成,反而结成了朋友。

父亲不过是六品小吏,可周氏却进退有度,很有大师闺秀之风采。

人常说有后娘就有后爹,此话不假。

瑞香往火盆里加了块银炭,又用细丝网罩好,走过来道:“娘娘比来咳嗽少了很多,精力头儿也足了起来,恰是要趁热打铁好好将养的……”

不过不管内里如何众说纷繁,徐修撰倒是脚结壮地、勤勤恳勉地在翰林院跟着老翰林编书,除了沐休,两年来风雨无阻,获得了翰林院上高低下的承认。

读书人最爱红袖添香的雅事,徐阁老年青的时候也不例外,一妻四妾,经常醉卧和顺乡,吟诗唱对红纱帐。

……

徐明涛将鎏金珐琅盖的手炉递给半躺在躺椅上的祖父,开口道“襄国公不负圣上所望打了曹麒一个措手不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顺利接掌了北疆驻军。算算日子,押送曹麒回京的人马也该出发了?”

冯轲申明狼籍,在勋朱紫家的浪荡后辈中名列前茅,周氏真是功不成没。

瑞香不明就里,想着娘娘多进补是功德儿,欢欢乐喜地去了。

此时,嫡女位主中宫,三千弟子桃李天下,被天下读书人奉为表率的徐阁老正在书房里与孙子议论政事,说是议论,实在是徐阁老抛砖引玉,考查孙儿徐明涛。

“襄国公!”

刚才那串突如其来的咳嗽,震得胸口撕扯般的疼痛,也耗尽了她的力量。

不过读书人也最重嫡庶尊卑。

人家徐家那但是代代出进士,还是连续串的那种。总之,就是文曲星下凡总爱偏着去徐家投胎。

厥后冯氏被选为太子侧妃入了东宫,太夫人又离世了,冯辕老婆忙着对付花腔层出不穷的后妻婆婆和生儿育女。不经意间,聪明灵巧过目不忘,曾被先生夸奖是棵进士苗子的小叔子竟然被周氏给带歪了,逗猫遛狗,整日里与丫环厮混不说,还恨不得长在倡寮里。

“都下去,娘娘要安息会儿,这里有我服侍就行了。”乔姑姑摒退四周宫人,走近些低声道:“娘娘,侯爷那边递来动静说襄国公年前俄然回籍祭祖,怕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奉了皇命去北疆接掌帅印。”

徐阁老双眼猛地收缩,“噌”地一声站起家,安排在膝间的手炉“咕咚”一声闷响砸在厚厚的地毯之上,“你说得对,是祖父粗心了!往深处想,说一千道一万,最让皇上痛下心肠清理流派的起因,就是请立二皇子为太子的折子让皇上感遭到曹家军中集合的庞大的盘根错节、环环相扣的人脉的威胁。曹家占了出身的便当,敏捷集合了多量带兵的高层豪门将领。皇上是怕养虎为患啊!幸亏曹家不过近十年才起家,根底不牢,此时肃除还不是过分艰巨。可曹家一个大将军、一个有子的贵妃倒了,后宫里就轮到你姑母显眼了。你说,徐家一个阁老、一其中宫,皇高低一个要动一动我们徐家吗?如果借力打力,皇上会搀扶哪家与我们打擂台呢?”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