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重生珠光宝色》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024章 韩教授[第2页/共2页]

被清理后的笔筒,看起来已经和当初在地摊上的时候全然分歧。

不,应当说,如果这只笔筒从一开端就是现在这副模样,它底子就没有机遇呈现在地摊上,而是早被摊主以高价卖进了古玩店,或是熟悉的古玩爱好者。

像褚凝如许的年青人,已经很少有人会情愿学这类比较古板的本领了。

实在是苏轼的职位太高名誉太大,出自他手的东西当然不会简朴。苏轼有很多传播下来的书画,都被收进了各大国度博物馆里头。能够被私家保藏的那些,外人也很难见到。

这副竹石图,明显是文人以竹石依托精力情怀的中国文人画的典范之作!

韩传授让褚凝看的画,是一幅竹石图。

或许这两幅画的气势的确很类似,可她对书画一道并不精通,完整看不出来啊!

“是的。”褚凝答复道,“笔筒刚买返来的时候感染了很多灰尘,以是我就本身脱手,清理了一下。”

看着看着,韩传授很快就看到了笔筒内部底下的刻字,和仲。

她只是因为俄然由子冈牌得来的异能,和笔筒底部的刻字,以及竹筒本身的年代表示,这才推算出了笔筒的来源。而笔筒上的竹图气势,明显是那么较着的一条线索,却仍然被她忽视畴昔了。

既然连刻图都是苏轼亲笔了,那这笔筒是谁做的,还用得着问吗?

光是这份意义,在很多民气中,就是无价之宝。

也不晓得韩传授那火眼金睛到底是如何看的,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候内,从笔筒上简朴的竹枝遐想到了这幅意义深远的竹石图。

也就是说,韩传授以为笔筒上的竹图,应当是苏轼亲笔。

褚凝早猜到这笔筒和苏轼有关,对韩传授如许的结论并不感觉出奇。倒是韩传授一想到这笔筒能够是苏轼亲手制作的,冲动得不得了,拿着笔筒翻来覆去的看个不断。

公然传授就是传授,她如许的年青人,还是比不上的。

不过现在,整只笔筒已经被褚凝清理洁净,早已焕然一新,仿若重获重生,浑身高低的陈腐陈迹,让它看起来不再显得肮脏肮脏,反倒多了一分汗青的沉淀,让人光是看在眼里,就感觉非常的舒畅。

要将一件弄脏了的古玩清理洁净,可不是一件那么轻易的事情,有些乃至需求一些非常特别的措置体例。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