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重生之朕即国家》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第72章 增船兵以固海防[第1页/共1页]

金山卫为明四大名卫(另三卫为天津、镇海、威海)之一,其下除摆布中前后五所外,增中前(守青村)、中后(守南汇)、川沙(守浦东)三所共八个千户所,计屯田350余顷,设参将一员统领,平时则巡缉盐盗,打击大艧;有警则陷阵扼险,随敌堵剿。

离北京三千四百里的松江府雄襟大海,险扼三江,引闽越之梯航,居嘉、湖之肘腋,吴郡之指臂,为控江淮之关头。

袁可立见武备废弛如此,虽其如数家珍,也没有涓滴笑意,板着脸道,“松江三面皆水,盖帆船出入,瞬息千里,而钱塘灌输于南,长淮、扬子灌输于北,与松江之口皆辐列海滨,互为形援,津途不越数百里间,而短长所关且半天下。”

“末将在。”一个头戴凤翅盔,身穿半身齐腰甲的三旬开外的七尺壮汉回声出列道。

袁可立起家,从案上锦盒中取出一张钤有兵部的堪合,宣读道,“经查,去岁萨尔浒之役中有镇江游击乔一琦投崖碎首,军功死节,为慰忠魂,今特恤升其男-金山卫武举镇抚(从五品)乔恒为本卫批示佥事(正四品),专署松江府海防。”

华亭城周九里不足,呈圆形,开陆门、水门各四,环城为壕,广皆十丈。城内水路纵横交叉,是典范的江南水乡,民居沿河而建,青石板门路两旁是林立的商店。

松江府府治在华亭城(上海市松江区),编户1685里,户口人丁约21万(此为天启二年纪量,在万历二年人丁为28万余),所辖三县曰华亭、上海、青浦,并领三吴以外屏--金山卫。

站在右首的金汝佐原为广西都司,于万历四十六年蒲月调为金山参将,身高体胖,若非身穿铠甲,定觉得其为乡间土财主,他虚抱粗大的手掌,“本卫见在楼船六艘,每船用兵六十;沙船十五只,按海防旧例每船用兵夫十五名;叭喇唬船十只,每只用十四名。”

府衙大堂,袁可立一袭补云雁圆领常服,端坐在条案以后,并不翻看金汝佐呈报的金山卫兵将名录,扫视一边大堂两旁的将领,问道,“金山卫现有舰船多少,是否满员?”

金汝佐等人早已获得兵部行文,皆抱拳称,“末将服从。”

按制,金山卫应备楼船十艘,每船用兵一百;沙船三十,每船用兵二十五。因各种启事形成兵员流亡、船舶破坏已由来已久,乃朝野共知。

袁可立环顾几人神采,持续道,“然全府以外无一山一屿作障蔽,至历朝倭警频传。本官今奉钦命,知松江府事,必以备倭为重心,故金山各所须增船兵,补务足原额,以壮敌忾。从今今后,金山卫及下各所归本官节制,还望众将尽力帮手。”

袁可立到府与前任知府将全府人丁、赋税等交割结束后,又命人叫来金山卫参将金汝佐、卫批示同知候承祖和武举镇抚乔桓等十余人。

松江府府衙在城中间偏北,毗邻华亭县衙。府衙稀有进,由南往北别离是照墙、头门、班皂房、二门、六科班房、大堂、夹房和后宅。

“既增船兵,就需专人代理……镇抚乔恒可在。”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