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松江市舶提举司[第3页/共3页]
奏疏上起首列举了户部太仓银的来源,项目繁多。每年380万两中有米麦、布丝、马草、蜡、硫磺等什物折银占五成五;盐课占三成;崇文门宣课税银、钞关、渔课等银占一成五。
前船船尾上插着白底红字红边的‘清道’‘金鼓’旗各一面,船头仓门立一丈二高的玄色长枪上是豹尾旗两面,这是军中常见旗号,此为钦差袁可立仪仗。
朱由校在没有收到足额的商税时不敢搬出公司制,以免树敌太多,便说道,“除了所得税,其他税收全免,先试行吧,看看是否真的行不通,再议。”
“爷,是传代库藏,人证、物证聚在,滴水不漏。”
欲进后仓的王国臣被拉住,转头见已起家的袁可立笑着说道,“都给公公说了多少次了,这并非发配,南京守备寺人但是留都保护,为天子三千里外亲臣,是重用呢。”
至于内帑和太仓的银两分派题目,倒不敷虑,只要军队和官员任免权在本技艺里,朱由校就不担忧内帑缺银,更何况他另有后代很多赢利的法门尚未发挥呢。
王国臣这几天和袁可立相处得宜,笑着调侃道,“袁大人以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兼松江知府筹建市舶提举司,但是老骥伏枥,啧啧,咱家敬佩之至,来喝酒。”
王安揣摩上意向来精准,但自悉心种植的王国臣俄然被发到南京,就心神不宁。现在见天子纳谏如流,也再要人搀扶,去派人传旨了。
开海禁没法制止,朱由校为制止美洲银矿大量涌入,也不敢完整解禁,便效仿隆庆帝先开一个口儿,将市舶税归入太仓,也能够看看本地私运到底猖獗至何种境地。
※
课能够了解为税,宣课即商税,京师在崇文门和张家湾设宣课司,府州税课司,县设税课局,征收商贾、侩屠、门肆门摊、杂市捐税及买卖田宅税契;钞关设在运河沿线,按船大小收税;渔课即为针对渔民征税。
要鼓励工商有一系列政策共同,如户籍办理、人丁活动、都会扶植等等。朱由校晓得要按部就班,便反问道,“天下那里工商最活泼便设在那里。”
“陛下,是不是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