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重生之朕即国家》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49章 松江市舶提举司[第1页/共3页]

见袁可立硬着头皮的回应,朱由校感觉好笑,趁机说道,“朕还想在松江增设市舶提举司,就由爱卿一并承办吧。”

朱由校看着王安佝偻的背影,不由想起数日在养心殿西暖阁前见过的已年过半百的袁可立来。

王安揣摩上意向来精准,但自悉心种植的王国臣俄然被发到南京,就心神不宁。现在见天子纳谏如流,也再要人搀扶,去派人传旨了。

王国臣本想归去持续睡大觉,闻言留步坐下,将桌上倒好的酒一饮而尽,咂咂嘴,放下白瓷杯才对长本身近二十岁的袁可立说道,“袁大人就别诓咱家了,向来南京都是内臣养老之所,咱还不到四十,奉养也从未怠慢过,不知谁在皇上面前乱嚼舌头根。”

市舶司全称为市舶提举司,本由内臣充当,其下设提举、副提举、吏目等官员。市舶司集外贸、海关职能于一身,主管朝贡贸易,卖力对朝贡船舶征税、采购内廷需求舶来品、办理朝贡物品等。

朱由校晓得朝臣六成以上皆来自江南,此举也必将招其反对,但自傲还可抵挡一阵,对袁可立鼓励道,“只要爱卿能选可靠干吏,在天启二年正旦节前将税银解运京师就行,多寡非论。”

“南直还是浙江?”袁可立见朱由校笑而不语,劝到,“陛下,苏杭固然手工昌隆,将不成熟的所得税法冒然实施,恐怕适得其反啊,何况有违祖制。”

在明朝曾前后在太仓黄渡、浙江宁波、福建泉州、广东广州设立过四个市舶司,跟着罢矿税,税监召回,现在只剩下了广州一所。

守备寺人辖南京内府二十四衙门、孝陵神宫监官,为司礼监外差。对别人来讲意味着升迁,可对王国臣来讲倒是贬黜,毕竟客印月还在京师呢,此恐怕是再难相聚了。

“爷,是传代库藏,人证、物证聚在,滴水不漏。”

朱由校晓得圣母甍逝祸首祸首虽是西李,但脱手伤人的确是李进忠等人,他扶着御座把手的右手悄悄紧握,冷冷道,“抄家济边,乱棍杖毙。”

“瓷器和纺织三成,其他行业两成。”

接着朱由校便讲授何为所得税、增值税、停业税、消耗税,以后说道,“这此中的所得税针对商户利润征税而非商品本代价,商户红利越多便多缴税,如许既能包管其无益可图,也能包管太仓充盈。当然,口说无凭,朕想让你下去先试点所得税,爱卿愿否?”

王国臣的寄父王安也提点过,可他总觉但愿迷茫,眉毛皱成一团,“哎,这得待何年何月啊。”

……

按制,不但要给几位王叔修建王府,该地田赋保存也将大多供为藩王俸禄,这会让本就不丰盈的太仓雪上加霜;若不让其就藩,圈养在京,既不符祖制,也有谋图大位的隐患。

看着王国臣提着的酒壶,想起夫人的禁酒令,暗自自嘲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明天虽已过量,但还是将杯送了上去。

船前仓,头戴玄色东坡巾,一袭深青行衣的袁可立对站在船头看运河沿岸风景的王国臣喊道,“王公公,外边风凉,还是进船仓喝两盅暖暖身子吧。”

是日,京杭运河上,两艘三丈长的官船相距三个船身,御风而行。

“活的,在外东厂。”

朱由校在没有收到足额的商税时不敢搬出公司制,以免树敌太多,便说道,“除了所得税,其他税收全免,先试行吧,看看是否真的行不通,再议。”

朱由校不是没有考虑过,可银子多在富庶手里,“全数折银必将导致银价上升,行不通的,并且只要一个张居正……如果按现在的征税体例必定不可,朕有新的征税体例。”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