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六十七[第2页/共3页]
如姒之前只从书上大抵看过甚么叫“三书六礼”,并不能分得太清楚。至于原主影象当中,倒是曾经在两世当中见过两回婚嫁聘礼。只是第一世嫁给石仲琅,不过是因为在水中的肌肤之亲,并没有甚么情分可言。固然想着能分开濮家是有些欢乐等候,但对石仲琅的风骚名声已经略有耳闻,对于婚后的人生却没有甚么鸾凤和鸣的胡想与神驰,这些甚么礼品婚书之类的细节,当时的如姒也没有太在乎。
濮家高低因着大女人订婚,天然也是忙繁忙碌的。此中更不免向着月露居奉迎阿谀,固然传闻大女人将来的夫婿并不是桓宁伯府的甚么高门亲戚让有些人很绝望,但毕竟大女人现在有钱,脱手又豪阔,将来的日子必然也是要蒸蒸日上的,如果能做大女人的陪嫁跟着走,如何也比留在家底被掏空了一大半的濮家强。
当年濮雒迎娶燕微的时候,也曾经做得风景面子,古礼纳采当中所列出的三十种礼品一应俱全。现在看着送进家门的大雁、清酒白酒、粳米稷米、香草嘉禾、五色丝,合欢铃等,固然不见很多么宝贵,倒是每一件都严格依足了最传统的仪制,件件精美全面,非常对得起濮家名义上的这个“书香家世”。濮雒看着感觉面上有光,同时也生了一些感慨,恍惚地想起了当年燕微清秀窈窕又和顺和顺的面庞与身影。
到了第二世,原主如姒倒是与石仁琅在婚前便相互成心,但出阁的时候却不免为了嫁奁的事情日夜忧愁。如朝露所提,像濮雒如许的五品文官嫁女,四千到六千两的嫁奁是最常见的配置,如果家里敷裕或是高嫁,往上添到八千乃至一两万两银子也是有的。反过来如果家底薄些或是庶女出阁,那陪嫁个两三千银子也不希奇。如果比两千还低,如果不是开罪罢官期近、仓促嫁女避祸,那就实在是刻薄到了一个境地,不免一个凉薄卖女的名声了。
如妍看着如姒发髻间那枚双蝶赤金发梳上的红宝石在阳光下贱光溢彩,身上的缠枝梅花织锦披风也精彩夺目,心中百般嫉恨气愤一齐涌上心头:“大女人攀上了如许了不起的桓宁伯府,还觉得能飞上枝头做甚么金凤凰,谁晓得兜兜转转,却还是要嫁给一个卑贱的捕头罢了,看来你在人家伯府眼里也不过如此,只能配得上如许的劣等人!”
事情谈完了,如姒就告别归去回月露居。池氏没说甚么,如妍却再忍不住,愤怒忿地追了出来:“大女人,恭喜你啊。”
如姒回想起来,第二世嫁给石仁琅的时候,嫁奁仿佛也凑到了三十二抬。只是那箱子的木料薄的跟纸一样,轻的连采菀都能抬起来。就是将那些棉布粗瓷器的代价十足算足了时价,最多也就是一千五。新婚情浓的时候石仁琅只说不计算,但是左氏的神采却从当时就没再都雅过。特别在石家的最后几个月里,左氏对如姒已经是朝打暮骂,到处皆要抉剔;大丫环画扇和画屏都已经给了石仁琅做姨娘,一左一右翠袖添香,一样不将如姒放在眼里,动辄谈笑讽刺。那铺天盖地的轻视、调侃、乃至斥骂当中,如姒的简薄嫁奁一向都是叫人来往讲嘴的由头之一。
意味性地“考虑”了两日以后,濮雒得了如姒的准话,便打发人去给燕萧传信允婚。
濮家这边收下了采取之礼,官媒转日就奉上了问名的帖子。因着这提亲是在十一月里,行动快些倒是也算合情公道。腊月年下,毕竟不是合适备婚议亲的时候,还是在赶在十一月以内较好。加上濮雒和池氏也但愿如姒从速出门,过场便走的顺利至极。很快定下十一月二十三为纳吉之期,固然过大礼下聘必定要比及年后,但只要纳吉过了订婚,两边互换庚帖,就算婚事初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