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身世[第1页/共3页]
万春固然说的隐晦,但太后是甚么人?闻弦歌而知雅意,单单“名誉”二字,就让她当即明白了万春话中所指,这倒是她从未想过的题目,因她心中也明白,清安和太子之间,隔着上一辈子的恩仇,底子不成能走到一起。
“到底是不敷聪明,”太后神情莫测,摩挲动手中温润古朴的沉香串珠,淡淡隧道,“到现在也认不清安儿在天子心中的职位,也难怪……”
不过,此次献俘后,古战持续其父老路,再未回京,镇守边陲二十年,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约一百余次,无一败绩,建功无数,更打得赤勒残落分离,一个草原大国,散成七八十个小部落,今后,大秦的西北边陲正式获得悠长的安宁。
太后也风俗了那嬷嬷的脾气,想了想又冲她道,“且别忙,也不知安儿有没有被气到,你先去景蕴轩走一趟,带两瓶宁心丹,让安儿服两丸平平气,把前儿我给她筹办的那组象牙小碗小碟小盘儿小筷子都给她送去,都是孩子的玩意儿,权当解解闷罢。”
为这个,她即使是礼佛多年,也消不去心底的戾气。
“你是说……?”
“也许是奴婢多心了,只是郡主是主子您的心尖子,且又年幼,天真烂漫,奴婢甘心多心些,也为郡主多虑一步——奴婢觉得,郡主对人向来没有防备之心,却架不住别民气胸叵测,牵涉到郡主和太子殿下的名誉,总归不是小事,若被人钻了空子,坏了他们兄妹的情分,岂不是让主子难为么?”
说来话长,若不是太子的娘家做了孽,她的清安也不至于襁褓中就没见过父母,她出身的古家乃勋贵武将世家,世代名将辈出,约莫也是杀伐过分,全部家属血煞冲天,家属人丁薄弱,特别是着名将最多的嫡支代代一脉单传,而有作为的旁支一样人丁残落。
“恕奴婢大胆测度,郡主眼下并不晓得驸马和公主归天的本相,尚且能够无忧无虑地被您庇护在羽翼之下,但当年那桩公案,是非曲直,早就闹得沸沸扬扬,知恋人甚多,难保没有人借端在此中教唆诽谤,以是,此次是不是郡主晓得了甚么,才会大发雷霆。”
泰和这一去,大要上是病逝,实则与殉情何异?
这时候门外俄然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董嬷嬷便出去了,面带标准上扬三十度的浅笑,“主子,太子妃求见。”
“说来讲去,还是何家可爱,只为了争夺那枚虎符,竟然胆敢串连内奸,谗谄忠良,不幸我家阿曦和她半子,就被这群小人坑害,也扳连了中宫,何皇后即使再贤能端方,母范天下,也架不住有个叛国通敌的家属,他们死了也就死了,偏要扳连我的乖孙儿们!”
直叫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太后肝肠寸断,痛彻心扉!
西北安宁后,先帝又将古战调遣去了东北,抵抗草原部落,古战也无贰言,利落地放了手中五十万西北军权,可谓良臣典范,先帝约莫也感觉这过河拆桥有点不隧道,见古战尚未结婚,没老婆没孩子孤零零一个,竟然把她十八岁的老闺女、中宫嫡长泰和公主下嫁时年三十五的古战。
慈宁宫里的太后,当然是第一时候收到外孙女宫里的动静,她便有些坐不住了,在她想来,她这个外孙女的脾气真是一等一地和顺和顺,灵巧纯真,如许脾气的人都撑不住将人掌嘴了,此人到底是如何冲犯了她乖乖的外孙女的?
再厥后,她闺女挺着六个月的肚子得救回京,却痛不欲生,日日思念亡夫,食不下咽,睡不安寝,垂垂形销骨立,勉强生下遗腹子,定下丈夫取的名字,便跟随丈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