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预言又现[第1页/共3页]
仿若咒语普通,“长弓坐国,无后以继”八个字再次呈现。
关氏坐在温清玉身侧,细细打量了温清玉手中的红色珠子:“这不是夜明珠?”
温清许眉眼动了一动,王羲之的真迹……
温清许现在算是再看温清玉都是表情分歧了。何谓厥后居上,何谓光荣满门。
世人皆是恭敬起家。
温清玉与小巧对视一眼,小巧将手中一面红色锦盒递到了温清玉的手心。
珍珠不值钱,夜明珠但是值钱货。
“仿似没了这观音就生不出孩子似的,倒还真是奇怪物了。”身边的关氏轻嗤一声,却也不敢大声做语。
常璎珞一手策齐截手揣摩民气的工夫也算是练出来了。
世人皆正襟端坐于华意苑正厅大殿。
现在正光彩着。
常璎珞从身后的贴身侍女手上接过一个小匣子,落落风雅地起家:“德妃娘娘,臣女送的是一幅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此画早前是臣女偶尔所得,传闻王太后娘娘最是推许王羲之的书法,想来德妃娘娘出世王谢,也是对其书法有所悟。”
郑家主母不屑一笑。
温清许好好反应过来,看动手心的锦帕,握住锦帕的手几近要揪着扯开。望着温清玉,面上俱是恨意。
常璎珞见此人与她年龄相仿,亦是拾了面前杯盏,面上浮了几分笑意。
温清许唇角尽是笑意:“礼轻情义重,玉姐姐送的不管如何礼轻本宫都会收下。”
温清玉眉眼微低,托着锦盒:“还望娘娘不要见怪。”
斑斓对着温清许私语一番,温清许顿时面色青紫。
“方才见过了各位夫人蜜斯的礼,却不见襄侯府也有礼呢。”此时,郑家主母道。
“德妃娘娘是温大将军所出,温将军忠肝义胆,德妃娘娘亦是通情达理,果然秉承了温家女子风雅得体,难怪君上有了德妃娘娘,半年都未曾往府中纳人。”郑家主母自是不甘让常璎珞占了风头。
只见郑家的主母仓猝便站了起来:“德妃娘娘,臣妇老早便传闻娘娘是先王谕旨钦定的,现在一见,娘娘气质如华,远胜于传言。”
姗姗来迟的戏码,实在是一朝老戏码,却如何也不过期。
各家都在为各家策划。
宫墙东面的华意苑有主位清漪宫一处,偏位两处――玉漱宫、金碧宫。
温清许固执锦帕,好整以暇。
拆墙之事事关两家,郑家先下了决定,却不知会常家。既是不与常家知会,先斩后奏,常家天然不能折了面子。
接了这礼,算是给了各家的命妇们一个出口。也显得面前这德妃娘娘也不是个靠近不得的主。
关氏面上有些笑意:“瞧着她劈面的那位,是郑少卿家的主母,两家住得近,克日为了郑家拆房扩建之事闹得可不镇静了。郑家想要砸墙,不免便要毁了常家的墙,却没跟常家打声号召。常家晓得了,这常蜜斯便将先王赐给常京邑的珍奇宝贝放到墙下,倒是发了霉要晒晒。郑家又不敢砸了。风趣着呢。”
都是王谢大院出来的命妇蜜斯们,自是比不得吃起宴席来便觥筹交叉的大老爷们,各个摆驰王谢淑女的范儿,谨慎翼翼保持着与其他官家命妇们的干系。
手揭开锦盒,锦盒中心,正悄悄躺了一枚圆润晶莹的红色珠子。光彩通白,一眼望去浅显至极。
“本宫自幼便习王羲之书法,却难见其真迹,此番真是机遇。”温清许固执绣帕的手悄悄摆了摆,斑斓会心,赶紧到常璎珞身侧接过。
再看常家蜜斯与那郑家主母虽是面劈面坐着,可却终归半个眼神交换都没有,实在干系寒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