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3页/共3页]
若非都城和北直隶诸城封闭了城门,处所官吏动员里长、村长乃至宗族的族长死力安抚、严苛羁系,早就惶恐不安的百姓们怕是要携家带口流亡江南了。现在都城和北直隶的次序井然,但是康熙心内里清楚,一点就燃的火种已经埋在了这看似安静的表象之下,如果不能尽快突破无雨的谩骂,都城定会大乱。
康熙看了这成果的确是头疼极了,若真是索额图一系的人挟怨抨击,那他只要严惩首恶,便也算是替戴梓一家人伸冤昭雪。可这调查了半天,竟是雷大鹰没搞清楚状况之下闹出的曲解,犯事的并非朝中大员,而是穷乡蔽野的贼寇。
康熙终究松了口气,可他的脸上却暴露了个丢脸至极的苦笑:“少不得,朕要再下罪己诏了。但愿彼苍能够谅解朕的诚恳,降下甘霖才是。”
北地的酷夏本就酷热少雨,若非碰到非常好的年景,六七月份的天,半个月不下雨实属普通。可因有了那六月飞雪的恶兆,这本是平常的环境却让百姓心中认定,那喊冤之人的誓词公然应验了。
更让康熙感到一阵愤怒的是,二十五年的时候他曾收到过本地的报功题本,说是官府动员本地的乡勇奋勇剿灭贼寇,已经荡平了匪患。当时他看了题本很欢畅,嘉奖了本地的州县主官。却没想到,他竟然还是被捉弄了!荡平匪患?满是笑话!
康熙点点头,表示太子持续往下说,太子顿了顿,这才复又说道:“孤觉得,忠烈祠不成废,那忠烈碑既然要重置,无妨在罚统统冒领军功的将士亲身去矿山开采石料、刻制石碑,各种沉重劳务都不给假别人之手。同时,还要罚他们出钱赔偿被他们冒领了军功的将士们,生者予以厚赏,阵亡者要他们扶养亲眷。忠烈碑重制完成之日,还要他们亲身抬去忠烈祠中,跪于碑前三日三夜向我大清的英烈们告罪。”
就在戴梓一行人出事以后不久,本地的百姓曾经听到了风声,说有伙贼人赶上了一队被放逐的钦犯,因对方一群人里有姿容不错的女眷,便起了肮脏的心机,威胁不从之下恼羞成怒这才杀人灭口。犯事以后,那伙贼人深感大事不妙,现在已不知流窜到那里去了。
雷父给儿子请了教头教习,一门心机的种植,雷大鹰也争气,年纪不大就有了一身的好工夫,当年在仁和也是个小驰名誉的年青人。谁晓得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雷大鹰筹办去考武举的前一年,雷家的肉铺出了大事。肉铺的伴计因为贪财,偷偷收了瘟猪肉充作好肉卖了出去,害得陈家一家五口尽皆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