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过蛤蟆[第1页/共3页]
也有鱼,浮在水面上跟着水波闲逛着,水面碧绿碧绿的,这是肥水的标记性色彩,水肥水藻就多,水色就绿了,后代好多私家鱼塘都是这色。但是在这个山青水秀的年代,如许的水被以为太脏,连内里的鱼都没人吃。
“来,加把劲,再过几下就撤,蚊子太多了。”二伟哥伸手挠了几下后背,对满仓哥说。
张兴明无语,没理哥哥,躺在那看着墙面发楞。乡村夏天是不挡窗帘的,窗外的月光从窗子透过来,统统朦昏黄胧的,瞥见又看不清楚,就感觉墙面报纸上阿谁骑着偏三轮的束缚军像活了过来,骑着偏三轮飘在空中,就在面前浮动着,浮动着……
这水塘丰年初了,年纪必定比在场合有人都大,到底上面啥地形,有多深,没人晓得,满仓倒不是恐吓这些孩子,掉下去真就没人敢下去救,这不像净水能在水下瞥见东西,这里谁敢睁眼睛?看着那绿水想想都恶心。
山溪的水还是挺凉的,喝点热水能防备感冒。
几个大孩子转过脸来,满仓家老二,另有本身的亲堂哥二伟,不过这时候还没熟谙,剩下阿谁就不认得了,不过必定都是亲戚,算上本身亲爷爷,五个爷爷的三十几个后代除了嫁出去的从戎走的,都在这堡里呢,满仓的爸爸就是四爷爷家老迈。
二哥一拔拉他脑袋,说:“走,二哥给你抓蛤蟆去。”张兴明问:“上哪抓?”二哥指着前头说:“就井沿那水泡子。”张兴明点点头,说:“我去喊我哥,你们先去吧。”(水泡子就是水塘,普通是指有进没出的死水塘)
归正这片一到夏天蚊子密的很,家里养的猫狗啥的都躲着这片走。
又弄了一会,蚊子实在太多了,张兴明身上都叮了几个包了,二伟哥从塘里上来,脱下水裤,几小我清算了一下,背着东西向堡里走,一群小孩子就跟在后边。
水塘没有水源和出水口,除了溪水就靠下雨进点水,淤在这里。因为是死水,水腐蚀挺严峻的,夏天看上去绿盈盈的,不能沐浴也不能洗衣服。但是正因为是死水,蛤蟆特别多,应当是食品充沛吧。
进了屋,柜子上两个暖壶,拿起看了看,把空的阿谁抱下来,把锅里的温开水舀了一壶,抱着回到水边,把几个孩子都叫过来,用壶盖装水,一个孩子喝了一壶盖热水。
一进院子,一只蛤蟆就从蒿子篓里蹦了出来,直接跳到地上,哥哥看着它几下跳到了猪圈边上,嘴里哎哎的叫着,就要去追。张兴明伸手捂住蒿子篓的口,口大手小,就对哥哥说:“快捂着,一会都跑啦。”
一群小崽子呼哧呼哧跑到近前,就瞥见二哥手里的木棍渐渐闲逛,然后一只只蛤蟆就伸直了腿,从水里浮出来,被抄网抄起,放进鱼篓。
哥哥说:“满仓和二伟他们给的,他们在那边泡子里电的,过了老多了,装这么大一篓子。”双手比了比鱼篓的大小。
张兴明在一边没事干,昂首看看,离姥姥家也不远,百多米,就往回走。
哥哥小声问张兴明:“你说阿谁跑了的,跑哪去了?还能在猪圈里不?”
哥哥和兴良一边问:“真的呀?”一边从水里爬出来,往身上套衣服,穿上鞋子,问:“在哪呢?”张兴明指了指水井那边,说:“井沿水泡子,刚去。”其他几个小孩子也噼里啪啦爬出来穿衣服。
姥爷点点头,拎着口袋往屋里走,说:“那能有多少,二三十个,这都有十几个了,还挺风雅的。”姥姥说:“那不都是他俩的哥,装好人呗,瞅他们那爹妈,一个一个的,今后离他们远点,闻声不?”后一句对着哥俩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