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章节[第4页/共4页]
此时隆美尔部下,能作战的军队只要一个德国装甲师和一个德国步兵师,外加一部分航空兵,气力都不要说跟南部非洲第三个人军比拟,连韦唯尔带领的尼罗河个人军都不如。
隆美尔到达北非的时候,意大利北非军团已经全线崩溃,格拉齐亚尼被胖秃顶召回本土,意大利北非军团也归属隆美尔批示。
这还没送冰激凌呢,估计冰激凌送过来以后,环境会更加不堪。
英国人不但愿南部非洲参与在北非的行动。
俄罗斯的坦克军除了1031辆坦克以外,还需求268辆装甲车、172门火炮、186门迫击炮、5165辆其他各种车辆、352台拖沓机、以及1678辆摩托车――
欧战发作的时候,法外洋籍军团一共六个旅,总兵力三万人。
“用上个世纪出产的步枪,去对抗德国人的坦克可不可――”巴顿直言不讳,法国的快速败北,和法国当局这些年的懒惰有很大干系。
我的个天,南部非洲都没有这么多坦克。
口音!
戴高乐也不想主意向意大利人策动打击。
当然MAS-36的胜利也得看跟谁比。
拿各种新式坦克凑呗。
1941年初的数据找不到。
“和设备比拟,我想他们更需求的是练习。”巴顿有前提。
不得不说,英国的气力还是非常薄弱的,现在的尼罗河个人军,和四个月前的尼罗河个人军已经不成同日而语,韦唯尔部下除了四个印度师以外,另有两个澳大利亚师,以及一个新西兰师,总兵力已经超越十万人。在兵器设备上,尼罗河个人军也获得极大弥补。
甲士就得有甲士的模样,连鞋子都不穿,不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