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刘姥姥进大观园[第2页/共2页]
刘大柱一眼就看到了李成,他穿戴一身极新的棉袄,手里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看起来精力抖擞。
几个老板抢先恐后地说着,恐怕李成不承诺。
贰内心像猫抓一样痒痒,恨不得立即冲上去问问李成到底是如何回事。
孙艳梅的骂声还在持续:“你看看人家李成,又是肉又是布的,你再看看你!你个窝囊废!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文斌都饿瘦了,你另有脸窝在家里烤火?还不从速滚去上工,挣点工分,好歹换点粮食返来!”
他记得村里老管帐说过,工人但是吃商品粮的,每个月都有牢固的人为,另有各种福利,比他们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强多了。
刘大柱揉了揉眼睛,觉得本身看花了眼。
想到这,刘大柱内心就像吞了只苍蝇,又酸又恶心。
两家隔着一条不深的河沟,刘大柱猫着腰,鬼鬼祟祟地溜到李立室门口。
等了将近一个小时,下一班牛车才姗姗来迟。
老夫斜睨了他一眼,“两毛?你打发叫花子呢?现在都涨价了,三毛!”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哎,我说大壮啊,这大寒天的不在家猫冬,跑镇上干啥去啊?”
真不愧是个臭傻子!
李成拿起桌上的订单,看了一眼,“嗯,来岁第三季度的订单已经排满了,各位老板如果想追加订单,恐怕得比及来岁第四时度了。”
六十年代,工人和农夫但是两个截然分歧的阶层,工人身份意味着稳定和面子,而农夫则意味着贫困和辛苦。
刘大柱陪着笑容,试图还价还价。
刘大柱眸子子一转,内心有了主张。
车上的人听了都嗤之以鼻,一个大娘撇撇嘴,“刘大柱,你都美意义开口,两毛钱就想坐车,咋想的啊?没钱就别出门!”
还没等他靠近,就看到李二狗又在院子里闲逛,嘴里念念有词,比划着李成教他的拳法。
“啊?这么久啊……”
“出去。”李成说道。
很快,几个西装革履的老板鱼贯而入,脸上堆满了笑容。
更让刘大柱愤恚的是,李成这段时候每天往镇上跑,也不晓得在忙些甚么。
“李总管,我们情愿进步采购价……”
李成下了牛车,径直朝镇上的纺织厂走去。
“李总管,我们厂想追加一批‘梅花’牌棉袄的订单,不晓得您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