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准备上学[第2页/共2页]
家里的条记本大部分都用完了,速写本的纸也未几了,夏小语想了想,买了十个质量比较好的条记本、两个速写本、一沓格子信纸和一沓单行信纸,一共是七元多钱。
接下来的几个月,夏小语又卖了几次兔子,现在兔子的收卖价已经涨到五元一只,夏小语手中的钱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元了。
在后代,学费和书费,国度都给免费了。但是在这个年代,每个学期都要两百多元的学杂费。相对比起现在的物价,可不便宜,以是有一些人,读着读着,就停学了。
真的别觉得九十年代甚么都比后代便宜,最起码校服就不便宜,比如一套夏季的校服六十元,布料也不比后代强多少,比拟起当时的物价程度,是个甚么观点?
奶奶付钱的时候,算了一下,水壶二元一个,拉链一角钱,一共二元一角钱。
敲定了学杂费的事情,夏小语便定下心来筹办上学的物品。
夏季辉只是给本身承担了小学和初中的学费,此后却会以此对夏小语停止品德捆绑,固然他是因为夏小语父亲的身亡而发财的,但是那些财产已经归了他,夏小语只能吃这个哑巴亏,任凭他们一张张能说会道的嘴,对夏小语停止品德捆绑。
终究,夏小语奶奶还是拗不过本身孙女的软磨硬泡。承诺了孙女的要求。
夏小语比较对劲这个帆布背包,问了代价,要十元钱。这类店铺和百货商店分歧,能够讲价。奶奶便开端和售货员讲价,最后以六元的代价买下来。
现在,夏小语正策画着如何申请减免学杂费。国度每年都会给下一些名额,能够减免学杂费的。有一些家道好的人,因为有干系,获得了名额。而那些真正合适前提的,却得不到名额。
夏小语拉着奶奶的手,要求着:“奶奶,不会的,国度有这政策,就是合法的,不会有人说甚么的。”
本年是一九九零年,夏小语已经七岁,能够上学了。乡村没有幼儿园,刚开端上学的孩子们,凡是都是先上学前班,学习一下握笔写字和讲堂通例,然后上一年级正式读书。
上辈子夏小语已经成年了,还常常梦见回到小学、初中读书,梦中尽是欢畅,醒来尽是记念和失落……
伯父给的钱,因为是父亲的命换来的,夏小语拿得心安理得。
最后,得有一个水壶。固然木阳小学离本身家也就五分钟的步程,但是总不能渴了就回家找水喝吧,还是得筹办一个水壶。
夏小语跟着奶奶到了村委会,开了一张证明,然后交给校长,这件减免学杂费的事情就算板上钉钉了。
定好了打算,紧接着的一个赶集日,夏小语奶奶便带着夏小语来到了镇上的百货商店。
之前夏小语已经买的文具,不需求再买,但是另有几样物品要买。
按照夏小语的环境,是能够申请减免学杂费的,但是,上辈子夏季辉却不准夏小语去申请减免,怕失了他的面子。当时,夏季辉给的钱未几,交完了学杂费,剩下的钱也只是刚够糊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