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收鸭毛,这玩意,值钱![第2页/共2页]
母亲李兰正在厨房中做晚餐,父亲梁敏坐在院子中,抽着旱烟。
见到梁鸣搬着几个麻袋返来,梁敏猎奇地问道:“儿子,你搬的这麻袋里,装着甚么?”
一过称,一共200斤鸭毛。
现在梁鸣情愿花1毛钱一斤收买,500斤,那就50块钱,一个月下来,就是1500块钱。
一夜无话。
“没有详细算过,但少说也有500斤吧。”张文想了想,说道。
鸡娃和狗蛋的山货还好说。
张文将钱收起来后,对梁鸣道。
阿麻昨晚一夜没睡好,恐怕河里捞返来的河鲜,放到家里的水缸里,会养不活。
“梁鸣兄弟,你别用这类眼神看着我,我内心发毛。”
而石头村委会,竟然把这些措置好的鸭下水,另有鸭毛全数都扔了。
吃过晚餐后,梁鸣洗漱完,就回屋歇息了。
连带着羽毛球和羽毛球拍这些体育器具,销量也是猖獗上涨。
仿佛早就猜到父亲会是这个反应,梁鸣笑着解释道:“父亲,你可不要藐视了这鸭毛,这玩意,值钱得很。”
这里说的,还只是熟鸭。
这对于石头村委会来讲,一样是一笔支出。
很快,李兰又炒了一碟番茄炒蛋,一盘小鸡炖蘑菇。
看来,在这个年代,还是有很多目光暴虐,有设法的能人。
“梁鸣兄弟,你想做甚么?”听到梁鸣这话,张文猎奇的问道。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起晚餐来。
当即,张文就让村委会的干部,去联络上面的村民,将明天还没有措置的鸭毛汇集起来。
“另有我的河鲜。”
“我刚才在厨房里,听你们说甚么毛能卖钱来着?”
80年代初期,跟着海内运动员在北美停止的第一届世运羽毛球比赛中,斩获了4枚金牌。
比如“羽坛三剑客”,“羽毛球界四大天王”等等。
颠末这几天的体味,张文晓得,梁鸣是一个有利不起早的主,他迷惑地问道:“你要这些鸭毛做甚么?”
但梁鸣说的倒是究竟。
“你收买这玩意干甚么?”
听到500斤这个数字,梁鸣的呼吸都短促起来。
梁鸣听到这话,眼睛深处闪过一抹亮光,仿佛想到甚么,但还是问了张文几个题目。
在80年初期,羽绒服就作为保暖打扮,呈现在海内市场,因为它杰出的保暖性,以及简便性,很快就替代了军大衣,囊括了海内的北方打扮市场。
“梁鸣兄弟,明天的鸭毛,村民们都措置掉很多了,只要200斤,不过我能够包管,明天起码能供应500斤给你。”
这个时候,李兰端着一碟青椒炒肉,从厨房里走了出来,笑问道。
如果是生鸭,它的鸭毛也是很值钱的,这玩意能用来做羽毛球,鸭绒被,鸭绒枕,有的是打扮厂情愿收。
很多打扮厂大量收买鸭毛,用来出产羽绒服,抢占打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