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尘埃落定[第1页/共4页]
“过分?设想我前去桑州治水,却在途中暗害将我逼下绝壁,莫非这就不过分?”
“岭南王所言有理!”兵部尚书终究发声,枪打出头鸟的事理他懂,以是在元修没有呈现之前,他也只能按兵不动,不然被元开导觉,本身的了局必然惨之又惨!
颠末一个多月的明争暗斗,元修争夺到了近七成官员的支撑,而元启的拥戴者,要么锒铛入狱,要么倒向了元修这一边,杜太师带着墨海神珠和神天吹打图惧罪叛逃,相亦淳沿东追捕,终究在大齐与凤凰岛之间的海疆上取其性命,尸身丢进海里,瞬息间便被残暴的海鲨分食,骸骨无存!
“五殿下,本国师言尽于此,其他的端看五殿下要如何做了!”
郁霓裳面不改色,持续侃侃而谈道:“太子表哥,霓裳现在是舒家掌权之人,莫非没有资格在圣云殿颁发本身的观点?”
“当不当得起,并非仅凭霓裳一人之言,究竟胜于雄辩,倘若太子表哥有本领止戈战乱,那么即便霓裳说太子表哥不是绝代名主又有何用?毕竟,天下百姓的目光是雪亮的!”
“你……”元启被元修这般强势的态度气得颤栗,他如果能搞定朗回、祁玥和谢祺渊,那也用不着这么焦急地即位了,怕的就是环境有变,一旦登上皇位,便可安排别人带兵,而不是本身身先士卒!
“诚如太子皇兄所说,我非先皇亲生,但是乾王乃本宫生父,国师能够作证!”
元洵固然已经离开大齐,但是当初在朝中暗中培养的亲信可还在,他们会支撑元启登基?
太上先皇在位期间,大齐风调雨顺,那里像厥后齐皇登基那般内哄不竭,诸事不顺?
“五弟可不要奉告皇兄,所谓令三国退兵的体例,就是割地赔款,年年进贡,这类丧权辱国之事皇兄是千万做不出来的!”元启俄然一笑,像是抓住元修的把柄普通,讽刺道。
元修既然决定了本日摊牌,便不筹算躲躲藏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表露究竟,“太上先皇遗诏上写得清清楚楚,霓裳表妹亦可为证,乾王才是名正言顺担当大统的人,我身为皇孙,自是有继位的权力!”
初春仲春,绿草富强,黄莺飞舞,齐都颠末端数月的冷落,终究迎来了新的春季,此时的元修虽未即位,但已大权在握,而元启,无疑成为了这场帝位之争中的捐躯品,太子府里里外外都是元修的人,他就是有天大的本领也插翅难飞,恰好元修不愠不火,从未提及要他的命,一向如许耗着。
郑亲王并不胡涂,最是识时务,元修和元启比拟,孰优孰劣,一看便知!
所谓的颜面,在真正的好处面前,不值一提!
“恕本国师直言,太子并非大齐国主的合适人选。”
“如果在承平乱世,太子殿下堪当乱世明君,但是乱世当中,需求的是枭雄!”
元修姿势还是慵懒,余光掠过杜太师的黑脸,缓缓道:“见到老朋友,太师仿佛很不欢畅呢!”
安国侯毫不客气地批评,接下来很多大臣都开端颁发本身的观点,情势在一夕之间蓦地逆转,元启神采乌青,恨不得把元修千刀万剐!
元修摇着羽毛扇,淡定中隐含自傲,元启骑虎难下,愤恨不已,却无计可施,就算是再不甘心,也不得不让元修踩到本身头上,这类憋屈感是他这辈子都未曾有过的!
元修不为所动,他很清楚地晓得,要和解,必须支出必然的代价,但是……但是伤到了根底,大齐就完了!
礼部尚书在杜太师的授意下,目视元修,出列反问。
------题外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