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蹊跷[第1页/共2页]
兰溪听罢,不由更加成竹在胸,笑道,“既是如此,父亲便不消担忧了,我们最多再撑一个月。到时,我们湖州虽是受灾最轻,可倒是哀鸿最多的,要赈灾,天然先要从我们这儿开端。这个,当然还要有赖师兄调停了。”既然赈灾银已在路上,他们又早已事前知会过齐王,那这个被派来赈灾之人应是个稳妥的人吧?如果已经提早知会过了齐王,他还能放过如许的机遇,那么如许的人也不要再去期望紫宸殿里阿谁位置了,不然累人累己。
目睹着耿熙吾点头,兰溪只感觉底气更足了,公然,赈灾之人那儿,师兄能够说上话。只要赈灾银和粮食一到,必然能够先到湖州。
本来,本日一早,湖州城守城门的府兵翻开城门,便见着门外已堆积了好些人,俱是衣衫褴褛,面有菜色,幸亏那本日当班的把头儿是个机警的,当下便让人拦了,只说因是遭了灾,以是克日只准出不准进。一边派人快马到府衙禀报,一边却到了那些人中,悄悄刺探。
兰溪听到此处,已是明白了个大抵。这果然是生了变故。
三老爷听到这个动静,赶紧赶去了城门,到了城门口,却改了主张,不敢冒然上前。他一身官服,如果此时上前,只能立马做出决定,到时只怕就没得回旋的余地。当下只是悄悄看了一眼,便拧着眉,回转府衙,让人去寻了耿熙吾来,将这事全权交由他便宜措置。
“不管是不是别人的手笔,这个时候,父亲如果不采取他们,到时,只怕都是个把柄。”兰溪听了半晌,终是出了声。
想到这类种,三老爷也难以淡定了。
耿熙吾固然有些不明白兰溪那边来的自傲,但天然没有二话地点头承诺。
这个,三老爷又岂会不知,但是…….“我们是早有筹办,但湖州就这么大的地界儿,我们的筹办也只考虑了湖州的百姓,现在,其他州府的哀鸿都涌到了我们这里,前面还不知有多少,我们要如何采取他们?又不是一句采取就能了事的,还得安设,处所还好说,但是钱呢?粮呢?我往那里去生出来?”
这些日子,兰溪觉得大事底定,万事皆安,她便再未过问过这些事,只是掐指算算,都城的事也该有个定论了。
“阿卿的意义是?”陆詹猛地扭头望向兰溪,眼中腾起一丝惶恐。
“不管有多难,都必须安设。父亲,如果这当中有别人的手笔,我们也只能硬着头皮认栽,不然,我只怕另有更短长的背工等着我们呐。”兰溪促声道。
兰溪神采沉凝着点了点头,“史乘上的经验很多,百姓很简朴,他们求的只是吃饱穿暖,丰衣足食,但如果吃不饱、穿不暖,乃至要到易子而食的时候,那就要出乱子了,并且,是大乱子。”
这一刺探才知,这些人都是其他州府遭了灾的,却不知为何展转到了湖州城来出亡。遭就遭在,这些人数可很多,以后还能够增加,并且,更遭的是,那些人当中,病了好些个。那些个守门的兵将虽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也晓得天灾以后多有瘟疫,当下内心便打起了鼓。
耿熙吾与余大人筹议了半晌,那些个被拦在城门外的人已经等得不耐烦,唯恐出了事不好清算,被逼无法之下,只得先临时落下了城门。
“既然思疑这些哀鸿的到来当中有别人的手笔,就难保他们不会再出狠招。如果父亲将这些哀鸿拒之门外,他们定然心中有怨,现在他们没得吃没得喝,心中惶惑不安,如果再被故意人煽动两句,父亲……你感觉那会如何?前朝秦阳之变的前车之鉴不远啊,父亲!从哀鸿到暴民,不过只是一念之差,父亲,我们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