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合同[第2页/共2页]
周品正那里来的货?这不,他把易二哥带过来了,两家坐下了谈谈代价、运能、产量等。易二哥正想答复李主任的扣问,却被周品正打断了。“李主任,现在不是我们有多少货的题目,而是你们又多少缺口的题目。”笑话,他费了这么大的工夫,可不是纯真就把东西运过来卖便能够了。如许太被动,万一有一天这边也想县城里一样有其他渠道,不要他们供货了,那收上来的水产往哪儿扔去?
目前来讲,还只要黄鳝一项。但是李主任说了,现在都会内里的菜篮子种类奇缺,只要的好东西他都收,代价好筹议。现在的政策也放开了,能够敞开了收,题目是农夫们对这个信息并不敏感,没有几小我去卖这些东西。那么接下来能够收的东西多了,黄鳝泥鳅,甲鱼乌龟等等,如果杨小贝在这里,必定还会两眼放光地来一句“小龙虾走起!”。全数都靠本身去收,那里来的工夫?
如果能够,易二哥恨不得每天都运五百斤过来,如许的话岂不是他小我的支出都要过百?这个时候的他再也想不到厥后每天经手的货色都是数以千万计,几百斤都是微不敷道的零头。可惜他想像不到今后的盛况,只是一个劲地遗憾运力不敷,交通不便,导致有钱赚不完,唉,心塞啊!
易二哥绞尽脑汁,把量订在每天两百公斤起。如许的话吉普车能够一天起码跑一趟送货。再多的话遵循他现在的摊子就比较吃力了。但是周品正把代价谈到8毛一斤。包管运力的环境下,两边签条约包管代价稳定。这就意味着就算的最低送货量,每天的发卖额就要3百多元。跟着现在县城代价下跌,收卖价已经从之前的5毛降到现在3毛一斤。如果保持稳定的话,去掉本钱每天的支出都要过百。这和他在家每天辛辛苦苦地跑了一个月,才赚了1、两百不晓得强了好几倍。
县城的早晨没有甚么夜糊口,夜已经很深了,别家的灯早早地就灭了,周品正和易二哥还在筹议,谁也没有想要歇息的意义。说到要开端做“大买卖”,好处的分红必定事前要说好。
“哦?这么说我要多少你们有多少?如何运过来?要价多少?”李主任一听有戏。以他现在的缺口每天3-5百公斤也吃得下,至于代价,他这边出货代价不便宜,达到一块多一斤。但是从白云运过来不轻易,代价低了人家必定不干。因而他们还价还价,你来我往会商了半天,又咨询了易二哥的定见,每天最多能够收上来多少量。他最体味实际环境,不会像周品正没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