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何必马革裹尸还[第1页/共2页]
“你转告瞿大人,让他稍安勿躁,我们方才毁灭了孔有德主力,孔贼已经伏法,我们会当即回师南宁,让他尽量稳住局面,等我们赶到,那些跳梁小丑就掀不刮风波。”林啸冷冷地说道。
当列队举枪的仪仗兵一轮轮对天齐射,送战友上路的时候,林啸冷静地耸峙一旁,平经常带笑意的眼中,现在射出两道森冷寒光,寒气逼人,令人发怵。
十月,清军连破广州、桂林,来势汹汹,永历帝情急之下,承诺封孙可望为冀王,孙可望却仍不受,对峙请封秦王。
加上李元胤的诱敌马队也有二十三人阵亡,三十多人受伤,此战统共伤亡九十多人。
林啸看到又缉获这么多战马天然喜不自胜,不过当他看到各军队抓的俘虏数量以后,就再也欢畅不起来了。
……
自十月初清军东路尚可喜、耿继茂击溃李成栋余部再次攻陷广州,北路孔有德攻陷桂林后,永历帝由肇庆、梧州、象州,一起迁都,逃至南宁。
“青山到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
安葬典礼刚结束,司徒正便仓促找来,说是何取信电台呼唤,有急事汇报。
“明白!团长!”
可惜杨畏知不晓得孙可望倒是个用心叵测之人,自恃兵多日趋骄横,刚入云南安宁不久,寸功未见便要求封其为秦王。
而云南副使杨畏知率军民奋力安定本地土司沙定洲的背叛后,适逢原张献忠大西军旧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等人率数万人由川西一带退入云贵,杨畏知开初领兵抵当,兵式微水,被孙可望救起,表达了联明抗清的志愿,杨畏知乃受命招安孙可望部,相约联明抗清,并折箭为誓,约法三章:“不消献忠年号,仍尊明朝;不杀百姓;不掳妇女。”
此前,原活泼在川鄂边区的李自成大顺军余部,在李赤忱(原名李过,李自成养子)、高必正(原名高一功,李自成妻弟)与党守素和李来亨等人的带领下,对峙抗清,可惜屡经恶战,兵力已大为衰弱,因此由川东退入贵州一带,受南明招安后,倒是忠心耿耿,对峙联明抗清作战。
李自成的另一支由郝摇旗、刘体纯等率领的农夫军余部,在桂林溃败后,因为军纪废弛,受朝廷呵叱,又受友军架空,因而心生不满,已带兵出走,回川鄂边一带,独力抗清,不再受朝廷节制。
若论毙仇敌数,还数段正宏的机炮连最多,迫击炮轰死的清军不算,光峡谷口的机枪阵地前,就密密麻麻躺满了尸身,某些位置乃至一摞摞堆成了尸山,当然,丁帅制造的大爆炸不算,因为那片被完整摧毁的小树林里,几近找不出完整的尸首,几近满是暗红色碎土和黏糊糊的碎肉块。
一万多民夫每人发了百十斤粮食当场斥逐,一部分清军抢来的大车也偿还给仆人带走,民夫们喜出望外,大部分千恩万谢叩首拜别,最后剩下二千余名无家可归的却不肯走,嚷嚷着要插手明军。
孙可望恼羞成怒,竟于高必正回川途中悍然围攻,击杀了高必正等首要将领,只余李来亨一人逃至四川,调集旧部数万人,重新打出“夔东十三家”旗号,持续抗清。
此时,方才逃至此地不久的小朝廷处于一片慌乱喧华当中。
因为朝廷对峙异姓不封王的祖制,未能满足其要求,孙可望心生不满,玄月亲身率兵至贵州边疆,并派部将率马队六百人至南宁,名为庇护朝廷,实际是窥视朝廷动静,以兵威相逼。
……
林啸从何取信焦心的语气中感知到目前瞿式耜面对的局面确切已经非常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