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无须你等操心[第1页/共2页]
“大人发义兵勤王,此乃大义之举,小民等佩服之至。小民愿捐募军粮一万石作为犒军之资。”龚振浩是最有气力的一名,见别人都拿眼睛看着他,便起首开口。
海防船埠上大型海船并未几,避祸来的饥民大多坐的是不大的渔船。
“莫非前辈觉得我等只带一点军粮返国,便能救万民于水火?”
只要不跑就行!
“实不相瞒,我义兵兵不过千人,可我等需求的不是军粮。”林啸慢悠悠的说道:“海内逢此大乱,又遭比年灾荒,无家可归的饥民何止千万。”
何取信觉得林啸是来买粮的,就想保举龚振浩。
“实不相瞒,我等并非大明官军,更非安南人。鄙人是大明旧港宣慰司麾下百户林啸,我等俱是客居外洋之游子,惊闻满清鞑子欲灭我中原,便构造义兵返国抗清的。”
龚振浩等人后背汗涔涔,不知如何应对。
“海内局势竟然腐败至此了么?”林啸闻言惊诧道。
“前辈莫慌。本日请你们来,没别的意义,只是想请你们转告各商家住民不必惶恐,各守本分,还是经商,我等必不惊扰。”
堂上林啸也重视到了何取信等人,安南本地人遍及矮小干瘪,目测身高将近一米八的何取信站在人群中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受,身边几位虽打扮浅显却也器宇轩昂,何况,这几位手中还拿着剑。
“前辈不必多礼,请坐吧。”林啸对战战兢兢的龚振浩等人摆了摆手,浅笑着说。“来人,上茶。”
“大人,院中众商户掌柜中,有一名是鄙人的父执,是“隆盛商行”的店主,在安南行商二十余载,广有人脉,大人找他也许会有体例。”
“不知大人发来多少雄师?需求多少军粮?”龚振浩见状心下惴惴。
林啸命人把总管皂隶等人先带下去,把此人先唤进堂来。
“你可会说大明话?”林啸心下赞叹,当下问道。
一万石?开甚么打趣!
阮小二是会说大明官话的,林啸温言安抚,叫他们不消跪着,只是要求账房献出账册,并叮咛皂隶们分头去请各大商号的掌柜,阮小二一班人莫敢不从。
“当然,你等若能着力好好安设四周的灾黎同胞,那是再好不过,我等今后必不虐待。”
身材高大的何取信站立于惶恐的人群中,身穿一件淡蓝色紬纱圆领束腰直身宽袖便服,头束玄色网巾,未戴冠帽,腰系杂佩,手中拿着一把剑,神情自如。身后跟着二名紧身短打扮的年青人,一样手持刀剑,倒是神情庄严。
“小民等见过大人。”
“哦,那就快请。”
“筹粮?”何取信闻言一怔,道:“大人欲向安南筹粮,恐不太好办。不过鄙人倒有一法不知是否可行。”
最后,林啸留下何取信再次细细扣问了海内的环境,二人谈了好久,何取信才告别。
这些船大多是只能装几吨的小型平底沙船,也有几十艘400料以上的大船,能够装运几十吨货色。
最多五天,获得动静的四周官兵必然前来围歼,这一点林啸很有信心,毕竟此地离河内只不过200里罢了。
呃!……
站在堂下的何取信对着在坐诸位抱拳一揖,实在贰内心也是略有不安,但长年练武的经历使他养成了一种遇变不惊,平静自如的气质,见到堂上之人奇装异服,不像官家人,以是并未下跪。
“回大人的话,海内局势很不好,李成栋兵败身亡,广州和肇庆已经沦亡,鞑子雄师离当今圣上的行都已经近在天涯。”
“哦。”林啸微微挑眉,温暖地问道“当前海内局势可好,你从实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