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页/共4页]
而是西厂的西。
两人都是一身常服,倒也并不刺眼。
唐泛发笑:“师兄,你看我像是这么打动的人么?”
唐泛也有点无法,顺天府尹再如何说也是正三品堂官了,潘宾却如此怕事,连调查一桩凶案都瞻前顾后,也难怪这位大人干了那么多年,却始终没法再往上升。
没过几年,英宗天子驾崩,兜兜转转,皇位终究还是落到了儿子成化帝身上。
成果缺德的瓦剌竟然把英宗天子放返来了,一山不容二虎,成化帝他叔如何能够再给哥哥让位,就把英宗天子给囚禁了起来。
差点就跟皇位错身而过的成化帝方才即位之时,吏治也尚且称得上腐败,只是好景不长,他本来就不是勤政之人,一个懒人一旦风俗了犯懒,就很难再勤抖擞来。
唐泛:“师兄可还记得两年前的‘妖狐夜出’案?”
还没等唐泛答话,潘宾就道:“天然天然,死者为大,还是入土为安的好,侯爷节哀顺变,那我们就先告别了。”
大明朝传到当今这位成化帝时,已经是第八位天子了。
潘宾神采又是一变。
何故正三品的顺天府尹会与从六品的小官互称师兄弟?
不一会儿,两碗热气腾腾的肉臊面就摆在两人面前。
唐泛:“要查明令公子死因,还得今后处动手。”
潘宾和唐泛也是真饿了,不声不响拿起筷子低头就吃。
等潘大人堪堪将汤面喝完,唐泛已经放下筷子了。
唐泛摇点头,有点无法,他们教员曾经跟他点评过这位师兄,说潘子斌“成事不敷,谋事平平,遇事未战先退”,现在想起来,公然是贴切之极。
又酬酢了几句,潘宾就起家告别,临走前,唐泛对郑英道:“侯爷,此事非同平常,为了便利查验,我们但愿能将令公子的尸身带走。”
潘宾没好气:“我看就像,教员还说你‘恂恂儒雅,有古君子之风’,就冲你方才在武安侯府语出惊人的那番话,倒更像是鲁莽多些!”
三年前,也就是成化十一年的时候,丘濬受命主持乙未科的会试,唐泛也插手了那一科的测验,先是在会试里得了第五,随后在殿试里又以二甲第一的名次高中。
虽说朝中表里都说现在万贵妃才是祸水之源,可唐泛不这么看,一个女人再能祸害,本事也有限,如果没有天子言听计从,再来十数个奸妃又有何用,再说万贵妃放肆放肆也只是在后宫,对前朝影响并不很大。说到底,还是成化帝本身不想干活,爱好方术的他将朝中之事尽数推给朝臣,又对寺人宠任有加,方才使得朝廷表里日复一日混乱下去。
唐泛点点头。
唐泛叹了口气:“大人,如果我们坐视不管,只怕就要变成一桩冤案了。”
唐泛:“妖狐案以后,西厂建立,恰好能够以此为借口抓捕一批人,除了想要在陛上面前露脸,表示西厂无能的事情确切比东厂和锦衣卫多以外,还是想要立威,令百官见了他都惊骇,现在出了郑诚这件事,即使武安侯本人喜好大事化小,但汪直必定会借题阐扬,向陛下要求彻查到底,说不定还会插手此中,如许方可彰显西厂之威。”
潘宾:“何出此言?”
成化帝他爹,也就是先帝英宗天子在位时,闹出了一桩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土木堡之变。说白了,实在就是一个叫王振的寺人不作死就不会死,鼓动英宗天子亲征瓦剌,英宗天子还真服从了,带了一班文武大臣去亲征,成果死寺人被杀,天子被俘,一干文武大臣十足死了个精光,当时瓦剌眼看就要打进北都城,还是于谦临危站了出来,这才保住了这座都城,也免了太、祖和成祖气得从棺材里跳过来骂不肖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