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梁姑母人后探真情[第5页/共6页]
妙懿抿嘴笑道:“不怪姑母担忧,实在母亲也不放心让侄女单独过来的。也是赶巧了,父亲生前的一名故交也要带着家眷来京打理买卖,侄女便也跟着同来了。来去接送,饮食歇宿都有专人看顾,非常全面。何况我还从家里带了一名管事并两名小厮,实在也用不上他们做甚么,不过是跟着跑跑腿罢了。因昨儿夜里才到,不好上门打搅,本日来拜见姑母,也不好将统统人都带了,便将他们留在堆栈里等信,也好趁此机遇买些礼品去谢那位伯父。侄女就算有天大的胆量也不敢本身一小我赶路。”
都说“欲知亲信事,须得背人言”,梁氏心中纵有千百桩的疑问,也不成能当着世人的面问出来。不管来的娘家人和她亲不亲,那都是奔着她来的,一举一动都触及着她的颜面,只能暗里里扣问。
先斩后奏是迫不得已,恐怕姑母晓得了她的来意定不会放过她。
见梁氏面上已略有倦意,妙懿笑道:“姑母事忙,侄女也不好多加打搅。侄女此次来,也没带甚么宝贵之物,只要一些故乡土产,想送来给姑母尝个鲜,现还搁在堆栈里,呆会儿便送过来。”
妙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胡思乱想,最后把心一横,暗道:“梁妙懿也梁妙懿,前有狼,后有虎,你光晓得怕有甚么用?既来之则安之,需得缓缓图之才是。”想着想着,也不知甚么时候含混了畴昔。
比起姑母梁氏,这位也是不得不见的。妙懿立即重新打扮了一番,又问春萝老太太的爱好、忌讳等事件,她须得做万全的筹办,即便不能讨得其欢心,起码也要留下个好印象。
再说大堂伯一家,开初倒是非常殷勤,帮着筹办丧事等琐事。大房的几位姑伯婶娘特别勤奋,成日的上门看望,嘘寒问暖。母女二人非常感激,想着或许是磨难见真情。跟着时候的推移,五房的景况越来越艰巨,大堂伯便提出要将母女三人接入大房一起糊口,以便利照顾他们孤儿寡母。此时田氏虽仍为了丈夫的离世而悲伤,却并不胡涂,回想起丈夫生前为大房鞍前马后的办了很多事,出了很多力,却也没少落抱怨,大房一家子都不是好相与的,便有所顾虑。
妙懿早有筹办,不慌不忙的道:“本来该是等着收到姑母的复书再出门的,只是俄然又收到了另一封来信,这才不得不提早的。那信是父亲生前的老友写来的,此人现居都城,说能帮光哥儿寻个名师,让着人速来都城一趟,有要事劈面相商。因父亲生前就各式不放心光哥儿,四周写信央了故交老友帮着寻觅夫子。姑母也是晓得的,光哥儿性子玩皮,不爱读书,家中虽有族学,却苦于没有长辈的束缚,毕竟不当。现在父亲不在了,若再无一名博学多才,且又谨慎严明的夫子不时在身边教管提点着,恐他将来一事无成。此次机遇来之不易,父亲不在了,我和母亲将来独一的希冀就只要光哥儿,故此我与母亲筹议了好久,想着再拖下去一则光哥儿年事该大了,二则既然有求于对方,便是再难也要来都城一趟见一见,然后再作筹算。本来母亲是想亲身过来的,只是我想着她白叟家年纪大了,身子不好;光哥儿又太小,禁不起长如跋涉。不得已,少不得我来走这一遭。”
春萝接言道:“恰是这个理呢。侄蜜斯没了父亲,恰是需求长辈体贴的时候,谁对她好她还能不晓得吗?再说侄蜜斯年纪也不小了,也不知定了婆家没,都城里人才济济,到时候太太为她择一门婚事,她这辈子都记得太太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