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梁姑母人后探真情[第3页/共6页]
“明显光哥儿的大伯叔叔们都在呢,还说要请甚么夫子来亲身教诲光哥儿,摆了然让外人看笑话!田氏死活也不肯将田产交与我兄长打理,仿佛恐怕我们亏了她似的,现在连亲生女儿都舍出来卖手卖脚的,另有甚么是不能够的?”
一介养在深闺的弱质娇女,竟有勇气千里迢迢赶到都城来,究竟图个甚么呢?
妙懿忙道:“都是侄女年幼猎奇,总缠着母亲扣问姑母的事。再说都城乃天子脚下,自是平郡没法对比的。”语气中难掩神驰。
梁氏这才微微暴露些笑模样,道:“看来你母亲没少在背后提及我。”
梁氏又兀自感喟道:“现在家里已经够乱的了,自打老太爷前年过世了以后就没缓过气儿来。现在好不轻易过了孝期,偏去岁大嫂子又病故,我们家只三年就大办了两场丧事,加上年景不好,庄子闹灾,家里的几位老爷因为丁忧起复的事高低办理,银子流水一样花出去了,连家底都快捣鼓光了。更别说府里另有四位蜜斯,三位小爷,眼看着一个个都大了,到了说亲的年纪,可不得早些筹办着?你们大老爷尚未续弦,家里没个管事的人,二嫂子成日病病歪歪的,也只好把这偌大的烂摊子交给我打理,哪一日不闹小我仰马翻,出个十来件事就算阿弥陀佛了。偏生前些日子老太太身子又不利落,妍鸾那丫头也病了一场,连你们三老爷也咳嗽了好几日,哪一样不都得我操心筹划?”
初度印象能够决定太多的事情。
梁氏自顾自的宣泄道:“等我写信给大哥,定要和他好好说说。他是族长,也该派人好好敲打敲打五房的人了。一个个老的老,小的小,是能管铺子还是能管收租子?白白华侈上好的田庄和买卖,当初那可都是从我们大房的财产里分出去的!要不是当年我们家老爷子好面子,恐怕人说我们虐待五房,不但分了他很多财产,还多给了百亩良田――都是上好的水田,现在想买都没处买那样规整的。光哥儿才多大点年纪,比及他能担当家业的时候怕是全都已经败光了。偏她们娘俩儿宁肯被刁奴欺辱,也不肯让亲戚帮手,好似我们藏了奸似的,真是小家子气上不得台面!”
天朝的民风虽没有前朝峻厉,女子不必缠足,出门也相对轻易些,但是跋山渡水的出一趟远门可并不轻易。起首要备下呼应的川资,这个富朱紫家临时不愁。然后是挑选交通东西,从步行到牛车、骡车、马车都有,长途赶路还要多备几批马,轮换着利用。碰到泥泞之处还可增加马力。并且一起之上并不必然只要水路,还会有水路。因而还要雇船。另有沿途的歇息留宿,人要睡觉用饭,牲口要喂料换掌。这些实在都简朴,有钱就能处理,其重中之重还是安然题目。
妙懿早有筹办,不慌不忙的道:“本来该是等着收到姑母的复书再出门的,只是俄然又收到了另一封来信,这才不得不提早的。那信是父亲生前的老友写来的,此人现居都城,说能帮光哥儿寻个名师,让着人速来都城一趟,有要事劈面相商。因父亲生前就各式不放心光哥儿,四周写信央了故交老友帮着寻觅夫子。姑母也是晓得的,光哥儿性子玩皮,不爱读书,家中虽有族学,却苦于没有长辈的束缚,毕竟不当。现在父亲不在了,若再无一名博学多才,且又谨慎严明的夫子不时在身边教管提点着,恐他将来一事无成。此次机遇来之不易,父亲不在了,我和母亲将来独一的希冀就只要光哥儿,故此我与母亲筹议了好久,想着再拖下去一则光哥儿年事该大了,二则既然有求于对方,便是再难也要来都城一趟见一见,然后再作筹算。本来母亲是想亲身过来的,只是我想着她白叟家年纪大了,身子不好;光哥儿又太小,禁不起长如跋涉。不得已,少不得我来走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