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陈郡谢氏》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030章 冤家聚头[第1页/共3页]

不一会儿,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便在两个老妪的搀扶下踽踽而来,见到二人,神采非常冲动,就要下拜。李元晔忙扶住他,道:“老丈这是作何?折煞竖子。”

秋姜面前一黑,差点昏迷。

王恭的草庐陈列简朴,只置有矮榻、案几多少,不免显得有些空荡。秋姜在竹帘前的团垫上跪坐下来,合手接地,顿首而拜:“门生谢三郎,谒见先生。”

秋姜就道:“你跟着我干吗?”

俊朗少年笑道:“其他功课都是劣等,为何这琴艺一项如此亏弱?鄙人见谢郎如此丰度,怎有疏于乐理的事理?”

秋姜游移了一下,道:“……算了,我们归去吧。”

见她吃瘪,李元晔笑得仰倒在榻,不能自已。秋姜抱了琴,转头就砸他身上,愤然起家:“破坏的钱,我赔!我才不要你这类人教。”遂大步拜别。

李元晔也停下了脚步,暴露扣问的目光。

世外清净地,让人耳目一新。

几人中年长的一个被推着上前,看看他,面色绯红,神态有些拘束,一双晶亮的眼睛倒是毫不避讳地盯着他一个猛瞧,道:“我们可不能做主。不过二位郎君既是士族后辈,便是朱紫,村长定然以礼相待,求之不得呢。”

随后几天,秋姜见到他都不假辞色。李元晔心宽,倒也不在乎,只是感觉有些好笑。过几日天气更好,又到了骑射比试的日子。君子六艺,本为一体,自成礼法,缺一不成,自周时礼崩乐坏后逐步沦丧,但是,士大夫阶层、士族高门对此却非常推许。到了魏晋时候,社会民风重文轻武,骑射一度荒废遭鄙,而至南北朝,南朝武将职位寒微,习武骑射是下劣等末流,天然不被正视,书院也未有教习;北魏前期重武轻文,汉化后则文武并重,骑射在现在的书院是必修的项目之一。

“好――”四周有人大笑。

“啊?”秋姜忙正坐,直起家子,不敢再走神了,想了想,道:“弟子会弹琵琶,善歌舞,按理说,琴艺该当不差的,只是不知为何……”

“归去?”李元晔微微一笑,耸耸肩膀,“恐怕回不去了。”

元晔伸手一指前面低处:“那是约有十几户人家的村庄,我们去那借宿吧。”

但是,在君子六艺的浩繁科目中,她有一个短肋――七弦琴技艺。在“礼、乐、射、御、书、数”的“乐”中,七弦琴是必修乐器,想绕过都不可。

李元晔将马缰递于秋姜,上前拱手:“鄙人陇西李四郎,这是寒舍表弟,陈郡谢三郎。我们二人于林中浏览,贪乐迷途,不得而返,望几位娘子能收留一晚,必当酬谢。”

秋姜瞪他。

挂科就得补习,然后补考,不管在当代还是当代――这都是相通的。

室内很温馨,王恭在案前擦拭琴弦,李元晔一身素白襦衫,跪坐在一旁侍应,低眉敛目,神态恭敬。秋姜很少见他这副模样,不由抬起视线多看了他一眼。冷不防王恭俄然道:“你的琴艺确切糟糕,可有想过原因?”

他无所谓地点点头。

元晔道:“你是我的师弟,我天然有任务庇护你的安危。天气已晚,还不随我归去吗?”

话音未落,中间“咻”的一声传来,一支红色羽箭将她射脱靶心的黑箭打落,取而代之,稳稳停在红色靶心,力道之大,箭尾的羽翎犹自震惊不已。

久久无人回应,元晔转头看她神采,见她怏怏不乐又有气无处发地揪着不知从那边拔来的一株野草,不由冁然,低头笑道:“逗你的。”

秋姜跑得累了,在一处河边停下,俯身捧了些水来润润唇。饮完,她才发明没有照顾帕子,一时有些犯难。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