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头面典故[第1页/共3页]
身材下坠已经不成反对,眼看就要掉落水中当众出丑,不料上方有人抓了她的手臂,悄悄一提便将她拉到船头。秋姜收势不住,一个趔趄往船上扑去,腰身却被人从后揽住,又听得此人在她耳边宛然笑道:“你老是如许毛毛躁躁吗?”
秋姜见他出言贬挤,内心更恼,面上却规复了一丝平静,回敬道:“相互相互。有的人盛名在外,实在难副,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
可秋姜清楚看到她的手不竭握紧了取暖,便脱下换给她,说甚么也不要了。
现在雨大了,此处又鄙人流,岸边的水湍急了些。秋姜在青鸾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跨上去,不料船身一个摇摆,她吓得闭上眼睛,更听得身后青鸾惊呼道:“娘子谨慎。”
元晔道:“多亏仲德兄援救。”
虽是麻衣素衫,长发披落,他也是这般尽情文雅。细雨沾衣,此人容色更加清绝,两弯如雨后青山般的黛眉下,一双妙目盛满含笑。
青鸾领着一个头戴斗笠、蓑衣披身的男人返来。那男人也不开口索要银钱,往那渡口一站,悄悄一跃便上了一艘乌篷船的船头,懒懒道:“想过河的,这便过来。”
厥后又酬酢了两句,元梓桐借口又问他来这里做甚么,元晔说闲暇闲逛,她便开口邀他同业。元晔欣然应允。
秋姜道:“你说的有理,那就去问问吧。”
元梓桐神采微红,眼角的余光去偷看身侧人,却见元晔的目光落在劈面女郎脸上,内心醋意大发,悄悄咬牙。
彭城县主下了牛车,有丫环过来为她披上大氅:“三月初,气候还是冷的,县主谨慎着凉。”
秋姜嘲笑道:“你本身心术不正,却来怪我?我不过是助你一臂之力罢了。你敢对天发誓,不是决计靠近彭城县主?”又道,“殚精竭虑实在称不上,不太小小陋策,也让邸下如此难堪吗?”
秋姜却道:“你不过州郡散公之位,此处又非你的封地,若要拿我问罪,请先回禀了其间郡守吧。”
元梓桐笑道:“那日阿九鲁莽,扳连朱紫同陷囹圄,阿九心中忸捏,幸得兄长相救。听闻这些日子君侯在兄长府上暂歇,兄长与君侯一见仍旧,甚是投缘,阿九欣喜。”
锦书垂下头,小声道:“奴婢不冷。”
见身份已被戳穿,他也不再讳饰,抬手便摘下斗笠,手中运劲,悄悄一震,将之颠飞到水波之上。
秋姜内心大急,还将来得及出声,此人已经松开了她,单手解开绳索,又哈腰拾起船头撑杆,微微一耸便连人带舟荡开许远。
“废话少说,我是来取我的那套头面的,拿出来吧。”
倒是青鸾道:“这河边另有停靠的舟船,应是有主的,娘子不要焦心,待奴婢去问问。布衣百姓的,许些银钱,定会情愿载我们过河。”
青鸾回声去了。
秋姜略微沉吟道:“这套头面名叫‘和合’,格式源自西域疏勒,曾为科伦公主所钟爱,传闻公主极爱这套头面,常常宴客出游都必定佩带。一次,公主戴着这套头面列席宴会,因容色甚丽,被吐谷浑王子所中意,欲娶其为妃。何如公主深爱族内骑士阙兰,与之私奔,却被吐谷浑兵马围困于和合湖。阙兰身中数箭而死,公主亦殉情,死前所戴的便是这套头面。从那今后,疏勒子民为记念公主便不再佩带此款头面,并为之名为‘和合’。乃至到了厥后,为了记念公主,周边诸国只要在嫡亲至爱之人亡故时才佩带此款头面,意为人间悲欢聚散,老是无常。公主如果常日佩带这款头面,实在是不祥。三娘想着县主或许不知,又听掌柜说县主一会儿便要来取,情急下,便让掌柜的给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