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陈家洛的幸福生活》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二章 八王议政[第1页/共2页]

最后一名信郡王德昭一样是一名铁帽子王,他是多铎的四世孙,在雍正年间当过宗人府右宗正,同时还办理正白旗等三旗都统事件,可谓位高权重,在八旗将领中很有声望,可惜现在已经六十岁了,并且身子不如何好,这几年一向在野抱病,只能作为备选了。

想起和亲王弘昼的时候弘时苦笑连连,此人是雍正的第五子,脑筋不清楚,没事干就喜幸亏家办丧事、吃祭品,也不晓得雍恰是如何想的,竟会在遗诏里把他写上。

所谓八王议政是指努尔哈赤谕令八旗旗主贝勒共议国政的政策,和蒙前人的布里尔泰集会近似,都是由极少数的几个皇亲贵胄共同和谈一些军国大事,包含推举皇位(汗位)的担当人;满清入关后皇太极又改进了这一政策,由宗室贵族中的王与八旗固山额真、议︾,政大臣共同议政的情势,即称为“议政王大臣集会”。

“哼,到了我满人存亡存亡的关头,戋戋祖制又算得了甚么?”,弘明冷哼一声,“更何况我大清起家之时八王议政才是常例。”,想到这里弘明的心就更热了,就算到时候争夺不到皇位,弄个议政王大臣的职位也比现在风景无数倍啊!

果亲王弘瞻是乾隆最小的弟弟,本年才二十七岁,这是个被宠坏的家伙,活脱脱一个话本小说里的恶少,剥削财帛、抢男霸女无恶不作,乾隆看在小时候的情分上对他的罪过置之不睬,但体贴却已被消磨的差未几了。对于这小我的措置弘明有些举棋不定,按说此人分歧适当盟友,但是他暴躁的性子操纵恰当的话或许会有欣喜。

永忠心中大惊接着看了下去,“由八位王爷别离统领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八旗旗兵,废黜弘历帝位,另选贤达即位!”

庄亲王允禄、履亲王允祹、怡亲王弘晓、果亲王弘瞻、和亲王弘昼、裕亲王广禄、显亲王衍璜、信郡王德昭,弘明脑筋缓慢的开动,一个个数着这些王爷的背景出身,看可否从当选出合适的人选停止合作!

“阿玛...阿玛!您在想甚么呢?”,永忠的声音将他从思虑中唤醒。

比及了康熙毁灭三藩、攻陷台湾重新同一天下后,意味着贵族政治权力的议政王大臣集会轨制必定与皇权产生冲突。议政王大臣集会人数的增加,较初级别的贵族和大臣的插手议政,实际上降落了议政王大臣集会的权力与职位。顺治与康熙期间,由内阁措置政务,而雍正时又设立军机处。作为赞襄天子决策的机构,使权力日趋集合于天子。议政王大臣集会固然持续存在,但所议之政,已只限于军务、天子出巡、旗务、少数民族事件及严峻刑审案件等详细事件,无关乎军国大事。也就是说这些人根基成了模样货,大清的权力颠末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尽力集合到了天子手中。

起首庄亲王允禄,他是康熙的十六子,弘明的十六叔;雍正年间颇受宠任,历任正蓝旗、镶白旗、正黄旗都统。乾隆元年,任总理事件大臣。兼督工部事件,食亲王双俸。乾隆四年的时候掺杂到弘皙谋逆的事情当中被停双俸。罢都统职,今后赋闲在家,现在已经六十有五了。固然身上没有职位,但允禄辈分高在宗室中很有声望,再加上罢免后不免对乾隆心抱恨怼,此人或答应以争夺。

裕亲王广禄是康熙哥哥福全的孙子,比他高一辈,在郑亲王之前当过玉牒馆总裁,现在是正蓝旗满洲都统、宗人府宗令。此人执掌宗人府、手上又有兵权,弘时在心中将广禄的名字重重的画了个圈。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