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单刀赴会[第1页/共2页]
“算了,多想无益,这便拜山吧。”
“红花会”世人对本日的会晤看来极其正视,现在道馆大门紧闭,挂起了谢客牌子,仅留下两名知客道人站在门口,警戒地谛视着四周过往的行人。偶尔有些善男信女路过,想要入观参拜,在知客道人的劝止下,也都纷繁拜别。
经历过那些事情以后,赵凡又怎能够被这点小小的气势吓阻?更何况,所谓“艺高人胆小”,当赵凡的武功,已经数十倍于当年,他面对这类场面之时,天然更有胆气和自傲。
“这位道兄,还请将此信转交给观中的‘红花会’诸位豪杰,去的时候就说,青城派松风观赭杉军已经依约前来,还请‘红花会’诸位赏光一见。”
(第二更)
比及大门一开,赵凡目光扫去,只见门内摆布鲜明站了两排孔武有力的彪形大汉,每人手上都捧着一柄九环金背大砍刀,看上去气势实足。二十多双眼睛当中杀气四溢,看那架式,仿佛只要有人往内一走,这些大汉便会马上手起刀落,将入内以内斩作肉泥,如果胆气稍弱,光是看这阵仗,便要魄为之夺,还未和正主见面,便要平空矮了三分。
本来在辽北空中,道门不兴,女真国中除了长生天萨满,便是来自吐蕃的番僧,在赵凡想来,这所谓的“天师观”顶多便是个千多平米的小院,有个三清殿便已难能宝贵,如果另有几间偏殿,那就更是混得不错了。
固然在之前的宴会,以及以后的遇袭事件上,赵凡和厉胜男都未暴露甚么马脚,多数已经获得了西门牧野等人的好感,并博得了部分信赖。但对于他们这类方才投效的江湖中人,满清朝廷明显也不成能完整放心。
而现在,一个在道门不彰的辽东偏僻之地苦苦运营的道观,竟然随随便便就能和武当派的下院相提并论,由此看来,这道观的背景必然极硬,手头的银钞也必然极多,不然还没等他立观,恐怕就被四周的山匪洗劫了几十次,比及道观盖起来,还要被四周的武林门派打上无数次的秋风。
站在远处细心察看了半晌,赵凡终究摇点头,挥散了脑中的胡思乱想,整整衣衿,便向着道馆门口走去。
在这类环境下,两名知客道人天然灵敏地重视到了这个行动有异凡人的家伙。相互打了个色彩,右首的那位道人便马上迎了上来,非常有礼地拦住了赵凡的脚步。
就是这么一个背景硬、银子多的道观,现在却能被“红花会”之人,毫不吃力地借用作与赵凡会晤的园地,如果不是“红花会”的面子够大,就是这道观底子便是“红花会”的财产,自建成时起,便接管“红花会”的庇护。
那太乙观是甚么?是江湖正道颠峰武当派的下院,派驻的观主,乃是武当派玉虚宫长老木道人的高徒。如此气力,放在江湖当中,已经称得上是一方霸主,比起甚么田归农的“天龙门”,或是海兰弼的“黑龙门”之流都要强出十倍也不止。
想当年他闯荡江湖之时,尚未有本日的武功,就已经和青衣楼的杀手、六分半堂的弟子正面搏杀,而那些仇敌的可骇,就远不是面前的这些模样货可比。而这些专司江湖搏杀,以妙手为目标的精锐军队,他们的精锐程度,也远胜于以普通官府为假想敌的红花会军人们。
“嘿,固然自称‘高朋’很有些自夸之嫌,不过贫道应当就是观中诸位所等的客人了。”赵凡如是说着,在知客道人惊奇的目光中,自怀里取出早上收到的信笺递了畴昔。
但是令他赞叹的是,这间选作会晤的“天师观”,竟鲜明是一座占地非常不小的大观。即便只是粗粗一观,比起当日在荆州城外拜访过的太乙观也相去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