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点悟[第1页/共3页]
“两仪定乾坤,乾坤动而又左顾右盼生‘四象’之态。乾为父、坤为母,生六子,得乾爻生艮、坎、震,得坤爻生兑、离、巽。两仪窜改生六大开:顶、抱、单、提、胯、缠。”
武当拳法,高深奇妙,竟至于斯!
道人看着苏明,点头道:“你年纪悄悄,拳法不错,心性也不错,倒也不易。”
苏明张口想说,却又不知从何提及。
除此以外,那许很多多在影视或者小说中的场景,也呈现在面前。金老爷子那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至今仍感觉振聋聩。古龙大师那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又道尽了人生悲惨。那一个个飞檐走壁,劫富济贫,惩奸除恶的场景,如一幅幅画面,在面前持续闪过。
道人又道:“拳法通神入化以后,就走在了金丹的门路上。向来金丹之难,有如登天。你虽有师门教诲,但前路也是艰巨。不见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化劲妙手,最后抱丹失利,走火身亡?”
简朴来讲,就是空有力量,心和意也获得了熬炼,却没有目标和方向。
恰是武当名震天下,乃至被称为太极拳之母的“太极十三式”!
苏明心中,俄然就生出四个字。
天人合一。
道人悠然道:“意,是神意,是意蕴。就像象形拳中,打虎拳有虎的神意,打熊拳由熊的神意,就是开端得了神意。再高一层,拳法中就有本身的风骨和意蕴。”
在很小的时候就开端站桩,每一天都花很长的时候来练拳。模糊记得年幼的本身有很多次想要放弃,都是父亲苏长星拿着棍棒恐吓本身,才让本身对峙下来。厥后渐渐地仿佛成了一种风俗,和用饭睡觉一样,成了本身必须做的事情。再以后,在父亲归天以后,拳法更成了本身的一种念想和一种固执。
展转之间,有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十三种局势,足下有五步八法,内里相同五脏八脉。
道人哈哈大笑,鼓掌道:“好!好一个脱诸天!好一个动机通达!”然后又道:“这人间百态,芸芸众生,不管走哪条门路,都要有个动机,有个胡想,然后才气果断心念,不管碰到甚么,都能一起走下去。成与不成,或未可知,但如果没有这个动机,没有这个胡想,倒是必然不成的。”
“你的底子在八极拳,实在也充满了道家的理念和思惟。比如八极小架就是以两仪桩为架子,以八卦图为实际根本思路构成的练法。”
“理,是事理,是理念。非论哪家拳法,都有最根基的事理和理念在此中。太极拳以太极其名,其理念就是太极。八卦掌以八卦为名,其理念就是八卦。形意拳虽名形意,但是其拳法当中,也有五行的理念,三体式更是包含了六合人三才的事理。”
苏明凝神旁观,只见这道人的拳法快慢相兼、刚柔并济,行如龙、坐如虎、闪如电、如雷。观其拳法意蕴理念,仿佛会两仪阴阳于一身,内蕴太极真假之玄,外呈两仪八卦之机。宗法天然,招法独特,疾如暴风,迅若闪电,至刚至柔,窜改莫测。
道人眼睛看向夜空中高悬的明月,声音幽幽传来:“我且问你,你习武是为了甚么?”
道人又问道:“你可知拳意拳理?”
苏明心中细细咀嚼,只感觉有如醍醐灌顶。
苏明向武当山躬身行了三礼,心胸畅快之下,不由得仰天大笑。
这道人看上去不过四五十岁,但眉宇之间,又似有很多沧桑之色。??站在清月银辉之下,衣袖翩翩随风舞动,就给人一种清幽淡然静虚高远的感受,像极了传说中雾不沾衣的云中神仙。落入苏明眼中,只感觉这道人只是站在这里,竟然就仿佛和身后的庞大的武当山好似融为了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