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老杜,你是个伟人啊![第2页/共2页]
北齐的孔庙除了孟子以外,另有其他三个配享的贤人,合称儒家五圣。
“正如杜公子所说,人道之恶也,犹水之就下也。”
“如何没有干系?水是不是往低处流的?呵呵,除非你能拿出水往高处流的例子。”
这时就连元德秀也不由低头深思起来,老夫如何就没想过这一点?
“孟子有云,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这话杜公子又是如何了解的?”元德秀衰老的声音,缓缓传来。
“你说人道之恶,犹水之就下也,就是抵赖!”
元嘉淡淡的开口:“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说的书,指的是《尚书》。杜公子,你不会连这一点都不晓得吧?”
现在一见,这个孙半子倒是让他欣喜。
这思惟都是从孔子哪儿担当而来,你竟敢说扯淡?
“你……”谢秋白张了张嘴,竟有力辩驳,毕竟杜蘅把孔夫子都搬出来了。
“哦,孔兄,敢问我那里抵赖了?”
“那是贤人之言,你竟敢质疑贤人,你大逆不道!”
先把他给拿下,再拿封家父子。
政治不精确,重则杀头,轻则前程尽毁。
说的是人道的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合适本性和天然规律。
毕竟封玄夜也算是看着杜蘅长大的长辈,一向都不以为杜蘅是有甚么学问的人,不过敬佩杜仲豪杰气势,以及杜家满门英烈,以是才定下了封若颜和杜蘅的婚事。
“孔夫子与两小儿辩日,按你的说法,他就是不顾身份,有违礼法,是也不是?”
“贤人?你是说孟轲孟夫子吗?不美意义。孟子在我大梁不是贤人。我大梁承认的贤人是孔子和颜子。”
“本日我们会商的是人道善恶。孟子曰:‘人道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可见人之初,性本善,不知杜公子觉得如何?”
“孟子担当和生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虽未称圣,但也能算是贤人。杜公子,你这么说,会不会太无礼了?”孟隐士开口,毕竟孟子是他老祖宗,他也不能任由杜蘅质疑。
那就是欺师灭祖。
是以杜蘅直接反问:“人之善,与水之下,二者可有必定联络?”
“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