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拜师[第1页/共3页]
邀月楼里,每日都有少年得志的士子们结伴而来,观舞,赏乐,呼朋引友,喝酒吟诗。踏歌初演后,因其舞曲贴应时令,又兼具少年心性,甚讨士子们欢心,连续几日,为邀月楼颇招揽了一些买卖。但是此支乐舞并未大红大紫,借用士子们传出的考语,踏歌一舞,美则美矣,然贫乏新意,柔媚不足,清爽不敷,脂粉气太重,反失了郊野踏春的天然意趣。
一个杜嬷嬷笑着要为崔绾绾换上新衣,另一个杜嬷嬷也笑着要给她挽发髻。二人如此热忱,崔绾绾天然不好推拒,灵巧的道了谢,便由着她二人摆布。莲香也镇静的在一边凑趣儿。
白薇领着崔绾绾,到了院子里一排布局严整的屋子前,指着房舍说:“这里是揽月馆,中间是正厅,拜师典礼就在厅堂里,东厢的大厅是排练新舞的,正厅和东厢,未经答应时,舞优们不得随便进入。西厢是平常的练功房,常日里小舞优和成年舞优便由各自的教习姑姑领着习舞。拜师典礼后,你就是陈上师的入室弟子,她自会指导你,常日根基功的练习,你也可与小舞优们一起。”
少时,便见白薇含笑迎向门口,陈上师徐行出去,身后还跟着两名年事约莫二十出头的仙颜女子。陈上师径至榻上坐了,白薇端立在她一侧,另两名女子也各自落座。
昨日,杜嬷嬷便送来了新衣,并再三叮咛,切不成错了本日的礼节。莲香昨日晓得后,便镇静的给她道贺,又说了很多赞她的话。崔绾绾本来有些担忧,此事没能早些奉告莲香,她现在晓得后会曲解甚么,没想到莲香如此纯真豁达,倒显得本身有些小人之心了,忸捏之余,对莲香更添几分好感。两个小女人欢乐的笑闹着,直到人定时分方才入眠。
“哦。”崔绾绾茫但是懒惰的应了一声。甚么周姑姑沈姑姑,她分不清谁是谁。
陈上师又别离指着座椅上的两名女子说道:“这一名,是沈卓盈,教习成年舞优,编排新舞;这一名,是周慕春,教习小舞优。你平常便跟着周姑姑练习,我每月三次考核你。”
莲香去练功房返来,非常奥秘的与崔绾绾小声嘀咕:“绾绾,我们本日去练习时,教习姑姑换成了周姑姑,本来的沈姑姑,传闻去教姐姐她们了!”
“女人,这就梳好了,看看可有那里不对劲的?”杜嬷嬷停了手,满脸堆笑的问。
“嬷嬷巧手,绾绾甚是对劲,拜谢嬷嬷。”崔绾绾站起家,对杜嬷嬷恭敬的深屈膝施了一礼,杜嬷嬷赶快扶住了。
“姐姐不要讽刺我。”崔绾绾被看她非常不美意义,有些羞赧愤怒的躲开。
“你且起来吧!”陈上师伸手欲扶,白薇忙上前一步,扶起崔绾绾。
大唐咸亨元年农历三月二十八,皇历上写着诸事皆宜。真是个谷旦,崔绾绾心内发笑。
阳春的长安,东风温暖,城里城外已是杨柳堆烟。春闱结束不久,长安城士子云集,外埠士子暂不归乡,趁此机遇玩耍交友,是以各茶馆酒坊买卖红火,乐舞楼园也是车水马龙。
“是。绾绾服膺上师嘱托,必然好学。”崔绾绾恭声应对,又转过身对沈卓盈和周慕春别离深屈膝见礼,两位姑姑也点头浅笑,受了她的礼。
崔绾绾听到如许的考语,哑然发笑,不得不平气唐朝长安人赏识艺术的眼界之高。虽说这考语有几分酸文假醋,细想之下,倒也中肯,并未曾埋汰了这支乐舞。本来觉得,凭着她是当代人的聪明劲儿,又有些跳舞根底,学上几年,便能如莲香所言,成为大师,可现在却不敢过分自傲,这个期间,还真是文华鼎盛,不成小觑。也好,有应战才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