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天不生言官,大明长如夜[第3页/共3页]
就连一众言官也不敢弹劾他,起码不敢在这件事上对他弹劾。
喷就完了。
说着,朝李青点头,以表敬佩。
“此策甚妙!”夏原吉捋着髯毛,一脸欣然。
“你……!”朱棣气结,吼道:“必须得改革是吧?”
朱棣坐在御案前,小口抿着茶,看不出喜怒,小胖肃立在一侧。
李青掐着点儿来到早朝,站在文臣步队中,他现在是兵部尚书,属于文官体系。
要不是晓得你德行,我真就信了……李青面庞庄严,拉上一众文臣,“臣等一心为国,皇上怎可如此?”
脸还要不要了?
“准奏!”朱棣神采多云放晴。
他们晓得,武将大多也采办了大量地盘,这项政策推行,武将的好处一样受损。
只能在内心暗骂:这波粗心了。
李青摸了摸鼻子,表情也挺愁闷,拿钱办事从不是他的做事气势,这回算是破了例,更气人的是钱还没给呢。
都察院也当即帮腔,言语更是锋利:“皇上若再执迷不悟,那我大明与暴元何异?”
武将不善言辞,文臣却有很多拥戴,因为他们发明,李尚书这是在点皇上。
文官都有个固有看法,忠告必须刺耳,敢骂天子者,非论目标如何,但那颗心是热诚的。
朱棣扫了一眼群臣,叹道:“既然众卿都认同,为了百姓百姓,朕也只好勉为其难了。”
言官一见这架式,当即不干了,这不是抢买卖嘛?
正所谓:武死战,文尸谏!
顿了顿:“李爱卿、夏爱卿、蹇爱卿,去御书房一趟!”
“皇上,臣有本奏!”
说甚么,今儿早朝也得把事儿给定了。
更有甚者,痛心疾首,涕泗横流。
而现在,李青一脸光伟正形象,耸峙在品德制高点,傲视群臣:谁敢奈我何?
蹇义、夏原吉恭敬的站着,神情严峻。
一阵场面过后,他这才去御书房。
朱棣这一手很高超,究竟也如他所料。
“好!朕同意了!”朱棣咬了咬牙,死力压着欲上扬的嘴角,“李青,你且说说详细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