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于谦归来[第3页/共3页]
腊月,脱欢亲身朝贡,抱着朱棣大腿哭诉,鞑靼如何灭尽人道,如何惨绝人寰……鼻涕眼泪一大把。
李青拿起碗筷,“趁热吃,边吃边谈。”
“此中,建安县私运最猖獗,也就是内阁杨荣的故乡。”于谦难掩肝火,“官匪沆瀣一气,建安知县去东村,盗匪就去西村,建安知县去南村,盗匪就去北村,他们乃至都不费钱,直接抢,抢完再转卖出海。”
呵呵。
“这一次收成如何?”李青提起温好的酒壶,给于谦斟酒。
略微吃了点儿,肚子没那么饿了,于谦开口:“有直接参与的官员。”
一顿输出下来,朱瞻基都有些思疑人生。
“就你现在的钱,几辈子也花不完。”朱瞻基嗤笑。
~
“还是先说公事吧!”于谦原则性很强。
坐看草原权势内哄,才是朱棣的真正目标。
十一月初,茶马贸易开启,明军出售了茶叶、丝绸、瓷器……等物;换来了牦牛、骆驼、战马、人参、貂皮……等物。
……
“是吗?”李青笑问,“贼寇的事查明白啦?”
朱瞻基见状,愈发感到‘画饼’的首要性,和需求性。
过了会儿,朱瞻基举杯就唇,和着酒水咽下京彩,猎奇道:“青伯,你是如何让皇爷爷同意开海禁的啊?”
“嗯,除了品德魅力以外,最大的身分就是画饼了。”李青笑道,“这一招耐久不衰,即便过上数百年,也一样管用。”
火锅沸腾,袅袅白烟升起,恍惚了于谦的面庞,但那深深皱着的眉,却非常清楚。
“味道如何?”
“不不不,”李青点头,“人活着,钱没了才更痛苦。”
“实在也没直接证据,证明二人参与私运,但运送走黑货色的人,都和二人多少有些干系。”
“有,文渊阁大学士金幼孜,文渊阁大学士杨荣。”于谦道。
“管!”于谦嘲笑,“但,官匪始终不相遇,他倒是‘失职尽责’凡是有村庄被抢,倾巢而出,带着衙役全方位庇护,把其他处所留给盗匪残虐;
“吃吃吃,边吃边说。”李青热忱接待。
一顿大饼以后,脱欢心对劲足地走了,走之前慎重包管:和鞑靼不死不休!
除了平常和三女温存,他的精力都放在了关外局势上面。
永青侯府。
于谦点头:“直接牵涉在内的官员一个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