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常见病症家庭药浴疗法》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四、痛经[第1页/共1页]

疗方5

【服从】活血散寒,温经止痛。

疗方2

【主治】合用于血虚痛经,症见小腹疼痛,月经量少,面色惨白等。

疗方4

【主治】合用于痛经。

【服从】温经散寒。

足部药浴疗法

【成分】温水1桶。

【主治】合用于血瘀痛经。

疗方3

【成分】益母草、香附、**-、没药、夏枯草各20克。

【成分】香附子30克,柴胡10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锅中,插手净水适当,先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置于浴盆中,候温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2次,持续3~5剂。于月经前1周开端利用,连用2~3个月经周期。

【用法】将红花放入药锅中,插手净水适当,先浸泡5~10分钟后,水煎2次,二液异化,置于浴盆中,候温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2次:再将红花药渣捣烂,外敷于足心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持续3~5剂。于月经前1周开端利用,连用2~3个月经周期。

【用法】取水桶1个,插手温水,将双足置于温水中足浴,并不时用毛巾搽洗至膝枢纽高低。每日1~2次,每次10~30分钟,持续2~3天。

【成分】杜仲、菟丝子各等量。

【主治】合用于肾虚痛经,症见痛经伴随小腹疼痛畏寒肢冷,小便频多等。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锅中,插手净水适当,先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置于浴盆中,候温时足浴。2日1剂,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于月经前3天开端利用,持续3~5剂,连用2~3个月经周期。

【服从】养血、活血、止痛。

【服从】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服从】补益肝肾。

【主治】合用于痛经伴随小腹疼痛,遇寒减轻,经色暗黑夹血块。

【成分】红花5克。

中医以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而至,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可选为以下足部药浴疗法。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惨白,头面盗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

疗方7

【成分】五灵脂、香附、延胡索、当归各20克,赤芍15克,桃仁、没药各10克。

【服从】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主治】合用于肝郁气滞痛经,症见痛经并有腹部胀痛,胸闷,爱活力等。

【用法】将二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利用时每次取药末5克,于夜晚睡前置浴盆中加适当温水足浴,每日1次,持续2~3个月。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锅中,插手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度适合时沐浴并足浴。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持续2~3天。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锅中,插手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置于浴盆中,候温时足浴。每剂药可用3天,每晚1次,持续2~3剂。于月经前1周开端利用,连用2~3个月经周期。普通用药8~15日即愈。

【服从】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合用于血瘀痛经。

【成分】当归、益母草各10克。

疗方6

【提示】每日用温水足浴,可部分保温,制止寒湿之邪由足入里,从而防治痛经。

疗方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