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常见病症家庭药浴疗法》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十三、子宫脱垂[第1页/共2页]

【主治】合用于子宫1、2度脱垂。

疗方1

【主治】合用于子宫脱垂、黄水淋漓、湿热下注者。

【用法】取上四味药,放入沙锅内。插手净水2000毫升,水开后,持续煎煮30~40分钟,捞去药渣,将药液倒入盆中,趁热熏洗患处,每日2次。

疗方2

疗方2

【用法】用净水3000毫升,将药浓煎去渣,药液倒入盆中,先熏后坐浴。每晚1次,持续1~2周。

(二)坐浴疗法

【用法】上药加净水泡15分钟,后用文火煎煮过滤,将药液倒入盆内,熏洗坐浴。每日1~2次,10日为1个疗程。

【主治】合用于气虚下陷与肾虚不固而致胞络毁伤、不能提摄而使子宫脱垂。

疗方1

【用法】将上药放入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先熏后坐浴,待温度适合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持续2~3周。

疗方3

【服从】清热解毒,燥湿收敛。

【服从】清热燥湿。

【主治】子宫脱垂。

方3

【成分】丹参15克,五倍子、诃子各9克。

【成分】芒硝、枯矾各35克,黄柏、黄芩各10克。

【用法】将上药加水煎汤,待汤温后沐浴阴部。

【用法】用纱布袋装上药,水煎取汁,熏洗坐浴,每日3次。利用20剂后子宫便可收回原位,持续医治半个月以稳固疗效。别的可共同口服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普通位置沿**降落,子宫颈外口脱垂至坐骨棘程度以下,乃至子宫全数脱垂至**口外的一种疾病,官方俗称“掉茄子”。本病多见于劳动妇女和多生养妇女,多发于产后,又称“产肠不收”或“子肠不收”。而慢性咳嗽、便秘、大哥体衰等,也轻易引发。

【主治】合用于肾虚型子宫脱垂,症见子宫下垂至**口,伴头晕目炫,腰膝酸软等。

(三)足部药浴疗法

【服从】清热利湿。

【服从】升阳举陷、益肾固脱。

【成分】蛇床子、白鲜皮各20克,紫背浮萍、大蒜各30克。

【用法】将上药除枯矾外放入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插手枯矾溶化后放入浴盆中,先熏后坐浴,待温度适合时足浴。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持续2~3周。

【成分】黄连60克,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蛇床子各30克,苦参15克,黄柏、枯矾各10克。

【成分】蒲公英30克,金樱子15克,蛇床子、石榴皮、乌贼骨、黄柏、小茵香、乌梅、苏木、五倍子各9克,炒积壳6克。

【主治】合用于湿热型子宫脱垂。

【提示】重视歇息,制止劳累过分;特别在产后,制止蹲下和作任何增加腹压的行动,养成每日大便的风俗。

【主治】合用于子宫脱垂并发传染、湿热下注。

【成分】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苦参、黄连、黄柏、蛇床子、枯矾各10克。

【服从】温阳燥湿,收敛固涩。

本病多由临蓐时措置不当乃至胞络毁伤,胞失所系;或体力衰弱、产后过早插手体力劳动,致劳倦伤脾,气虚下陷,提摄无权;或因产育过量,房事不节,肾气亏虚,带脉践约,冲任不固;以及长时候站立或蹲着劳动等启事所引发。以妇女子宫从普通位置沿**降落,子宫颈外口达坐骨骼棘程度以下,乃至子宫全数脱出于**口外。临床上按子宫下垂的程度,分为三度:1度子宫脱垂,子宫位置较普通稍低,但子宫颈仍在**口内;2度子宫脱垂,宫颈及部分子宫体暴露**口外;3度子宫脱垂,宫颈及宫体全数脱出**口外。若子宫脱出**口外,常因摩擦毁伤,可呈现红肿腐败、黄水淋沥、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有秽臭气、肛门肿痛、发热口渴、小便黄赤,炽热而痛等症状。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