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常见病症家庭药浴疗法》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十七、小儿麻疹[第1页/共2页]

【主治】用于疹出不畅。

【提示】擦时要避风,擦后盖被,谨防受寒着凉。

【用法】将香菇洗净,切细,加净水适当,水煎取汁,趁热熏洗满身,而后用药汁加温水适当足浴。每日1剂,每日1~2次,持续2―3天。

疗方6

【提示】洗身后要擦干,盖薄被,让患儿微微出汗。

【服从】托毒透疹。

【服从】解表透疹。

【成分】西河柳100克,芫荽50克。

(一)满身药浴疗法

【甩法】上药加净水2000毫升,水开后,持续煎煮10分钟,插手黄酒60毫升,持续煎煮,连渣倒入浴盆中,趁热熏蒸患者脸部及四肢,稍温后,复用毛巾蘸药液擦洗满身。每日熏洗1次。

疗方2

【成分】鲜香菇100克。

【成分】西河柳60~100克。

【提示】洗身后要擦干身材,盖好薄被,让息儿微微出汗。

【服从】透发麻疹。

【主治】凡小儿麻疹出疹不畅,沐浴后数小时便可透疹,麻疹危重者可转危为安。

疗方4

麻疹又称“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发的一种小儿常见发疹性感抱病,经呼吸道传播,感染性大,体弱儿及婴儿常有严峻并发症。本病风行于冬春两季,但四时都可产生,多见于半岁以上的婴幼儿,1~5岁病发率尤高。临床表示为发热,结膜炎,上呼吸道炎等,以颊黏膜呈现麻疹黏膜斑,皮肤呈现红色斑丘疹为特性。本病初起,高热3天,伴随咳嗽、流涕、喷嚏、两眼结膜充血、畏光、堕泪等症状,起病第2天后患儿口腔黏膜充血粗糙,在颊内黏膜上可见红色斑点,有红晕环抱,初为针尖大小,逐步增大或部分融会,称为麻疹黏膜斑,遍身出红色疹点,因稍见隆起,扪之碍手,故名麻疹。出疹期周身渐布暗红色的斑丘疹,挨次见于头面、胸、背、腹、四肢、手心足底。此期热度高,常常高至40℃,有满身不适及各种炎症表示,易有厌食,哭闹,轻度腹泻或较着嗜睡。退疹期按出疹挨次减退,热度同时降落,其他症状也好转。规复期皮疹处有麦鼓样轻微脱屑,留棕色斑痕,2~3周内消逝。实施防备接种后,降落了本病病发率并节制了风行。

【成分】苎麻根90克。

【成分】黄酒60毫升,苎麻60克,紫苏叶、紫背浮萍各15克,芫荽子9克。

【主治】合用于麻疹将出未出,或初出一二日,因风寒外袭,热温内闭而致麻疹模糊而气急者。

【成分】浮萍、西河柳、樱桃核、芫荽子各15克,生麻黄、桂枝各9克。

【用法】将西河柳切段,芫荽洗净,切碎,放入药锅中,加净水适当,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待温度适合时浸泡患儿双足,并沐浴患儿满身。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持续2~3天。

【用法】上药加净水2000毫升煎沸,将药液倒入盆内,然后用洁净毛巾蘸热药液,擦抹满身皮肤。擦后让患儿盖被静卧,麻疹便可出透。凡是用药1次,最多2次。

【服从】颁发透疹。

【成分】鲜芫荽60克生姜、葱白各30克,酒适当。

【用法】上药水煎,去渣后取汁,趁热悄悄擦洗满身,1次便可。

【成分】紫背浮萍、椿白皮各90克,西河柳30克。

【用法】上药水煎1000毫升,煎好后用洁净毛巾趁热蘸药液,悄悄擦敷头面、前胸部皮肤。药液稍冷即换,如此几次5~10分钟。每日4~5次,每剂药利用2~3次后改换,2~3日为1个疗程。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